当前位置: 光伏网 » 太阳能要闻 » 光伏动态 » 正文

马丁格林、施正荣师徒iCANX Talks再重逢,共话光伏发展新画卷

日期:2021-03-17    来源:资本邦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2021
03/17
15:3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光伏技术 太阳能电池 光伏玻璃

马丁格林、施正荣师徒iCANX Talks再重逢

3月12日晚,“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Martin Green)教授和他的弟子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上海电力大学施正荣教授一同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跨洋会议。

作为光伏产业的两位顶级科学巨擘,马丁·格林、施正荣师徒二人在iCANX Talks的会议上再次重逢,共话光伏技术和产业发展。

在此次会议中,马丁·格林教授分享了太阳能电池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历史,以及近年来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进展及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马丁·格林教授指出,近十多年来整个光伏产业取得的一大进展是:太阳能电池成本的急速下降。

据国际能源署,太阳能电池成本已从2008年的4.12美元/每瓦降至2020年的0.17美元/每瓦,在12年间实现了24倍的成本降低。得益于太阳能电池成本的快速下降,光伏已成为在大多数国家最便宜的电力来源。

光伏产业的拓荒者与奠基人

马丁·格林教授指出,光伏发电成本的快速下降离不开光伏产业拓荒者与奠基人的卓著贡献。

在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发展史中有两个里程碑式人物,一位是马丁·格林教授,另一位则是他的弟子——施正荣教授。

上世纪80年代,马丁·格林教授研发的PERC技术在并未大幅度增加制造难度的基础上将能量输出提升了12%。

而他的学生施正荣教授在当年成功攻克了“将硅薄膜生长在玻璃上”的世界难题,是日后中国光伏行业奠基人,将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大规模降低。

2000年,中国光伏产业在国际上处于绝对落后状态,技术被国外掣肘、产业化尚未实现。

渴望报效祖国和继续在太阳能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的施正荣萌生了回国创业的想法,怀揣从国外学成归来的技术经验,施正荣白手起家,2001年1月正式组建无锡尚德。

少有人走的路,注定布满了荆棘。万事开头难,无锡尚德在成立初期多次身陷考验,施正荣和公司接连经历了资金匮乏、生产线“难产”等一系列难关。

这样一段外人不敢想象的日子,施正荣却熬了过来,“我自回国那一天起就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如果没有充分受挫的思想准备,就不会有尚德的今天。”

经历风雨终见彩虹,2002年7月,国内最大最先进10MW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在无锡尚德正式投产,其产能相当于此前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4年的总和,技术先进水平比肩国外巨头,施正荣的无锡尚德一举将中国与国际光伏产业的差距缩短了15年。

正如马丁·格林教授对施正荣为中国光伏产业崛起贡献的评价,“中国光伏产业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施正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无锡尚德率先把尚不成熟的中国光伏产业的产品质量水准一下子提高到国际接轨的水平。”

无锡尚德作为产业链下游企业,在国内光伏产业技术薄弱、原材料和关键设备被国外封杀的困难时期,施正荣白手起家,一手带动与培育了中国最早的完整光伏产业链体系与光伏产业人才。

无锡尚德如夜空中的星点亮了中国光伏产业,在无锡尚德示范引领下,中国光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发展壮大,并在此后逐步占领全球光伏产业链各个制高点,迎来了如今中国光伏产业的全球垄断地位。

马丁格林、施正荣师徒共话光伏发展新画卷

会议最后,马丁·格林、施正荣师徒二人分享了他们对光伏产业未来发展的最新看法。

马丁·格林教授指出,光伏产业人未来需要为进一步降低太阳能电池成本、提升光能转化效率而继续努力,让清洁能源洒遍人间。

施正荣教授指出,光伏正在成为最廉价的发电技术,并助推未来能源转型。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探索“光伏+”新能源应用的更多场景,例如光伏建筑、光伏加农业、光伏加通讯、光伏加交通工具等。

受限于传统玻璃光伏组件过重和易损等因素,光伏组件和各种应用场景之间长期存在“鸿沟”,“光伏+”的应用一直受限。

为解决这一痛点,施正荣创立轻质光伏开拓者上迈新能源,携自主研发的超轻光伏组件eArc破局而来,eArc光伏组件采用了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技术和自主研发的高分子聚合物复合材料,实现了光伏组件的“轻柔薄美”。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施正荣“为地球、为人类充电,让绿色永驻人间”的初心从未改变。

返回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首页

光伏资讯一手掌握,关注国际能源网 " 光伏头条 "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