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虚惊一场还是更大的暴风雨在后面?是偶发事件还是预谋已久?
中国光伏企业高管在德国被警方带走的突发事件,以6月13号深夜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澄清公告暂告一段落。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称:当事人只是协助调查,目前已回到酒店,“不涉及网传的多家中国光伏企业,也没有出现多名人员协助调查的情况。”
但是,关于此事的走向,很难说就此划上“休止符”,具体因何事协助调查、协助调查何人、会不会还有更多人被抓等问题依然疑问重重。此事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或许才刚刚开始,中国光伏企业出海挨下了“当头一棒”。
记者在经过了多方求证后,梳理了事情目前的经过、起因。在虚惊背后,是一直以来萦绕在中国光伏行业上空挥之不去的焦虑。这或许会成为历史性的标志事件。
慕尼黑惊魂10小时
北京时间12日凌晨01:03分,江苏格林保尔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格林保尔”)高管浦某华乘坐的LH727航班,从上海浦东机场划破苍穹,飞往德国南部重镇慕尼黑。机上大多数乘客都是中国光伏企业的高管,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参加在慕尼黑举办的国际太阳能光伏展(Intersolar Europe)。
对于此行,机上所有中国光伏企业高管都充满了期待。Intersolar是欧洲最大的太阳能专业展览交易会,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中国光伏企业参展,这里已是中国光伏企业打开欧洲市场的一个窗口。
浦某华更是充满要多谈客户、满载而归的美好愿望。他所在的格林保尔公司,位于江苏常州,2008年成立,主要业务为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目前拥有5GW的太阳能电池片、2GW太阳能组件的生产能力,属于中小规模的光伏企业。欧洲是很重要的出口方向,一个大单可能就让公司彻底翻身。
然而,浦某华无论如何想不到的是,等待他的却是德国警察的逮捕令。飞机停稳之后,他就被身着制服的德国警察带走。
事后来自德国警方的消息称:“(当地时间)今天早上(大约07:30),德国联邦警察(穿着制服)在来自上海的LH727航班抵达时逮捕了一个人。”此人便是浦某华。
消息一出,整个中国光伏行业一片哗然。
在各路媒体的各种报道之下,事件开始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先是有媒体称,当天在机场被带走的光伏企业高层不止浦某华一位;之后又有媒体表示,前来实施抓捕的德国工作人员手持一份“名录”,上面的“名单很长”,浦某华的抓捕只是一个开始,后续可能会有更多人在德国被捕。
当恐慌气氛在中国光伏圈蔓延到顶点之时,事情很意外的出现了转机。
北京时间13日凌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官方消息称,关于媒体报道的中国光伏从业者参加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时被带走调查一事,当事人只是协助调查,目前已回到酒店。消息公布之后,各个光伏行业群内都长舒一口气。
当地时间17:30分,在被德国警方带走10个小时后,浦某华也终于回复了中国媒体的采访信息,他称自己“被他们叫去调查一下,已经出来了”,刚到当地酒店准备入住。当问及被带去调查是否涉及大事时,浦某华表示“没事”。
面对中国媒体的询问,德国警方则表示:“德国奥格斯堡的检察官办公室已经对此人发出了审前拘留令(pre-trial detention order)。此人于14:00(当地时间)被带到奥格斯堡地方法院的法官面前。但在一定条件下,逮捕已被暂停。”
在这三方信息的交叉印证下,一些不实传言不攻自破。由此,中国光伏圈才慢慢安静下来,多位光伏人向记者表示:此事大概率是虚惊一场,不必过于恐慌。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也表示:关于网传我光伏从业者在德被带走的消息多有不实,“这次协助调查的只有其一人,不涉及网传的多家中国光伏企业,也没有出现多名人员协助调查的情况。”
据悉,浦某华被释放后,其护照依然被德国方面扣留而无法回中国,但可以正常在德国参加展览会。事件至此,似乎画上了句号,但是,围绕事件本身的很多疑问仍在,事件远没到彻底完结的时候。
此时抓人,意欲何为?
浦某华出生于1976年,毕业于淮海工学院,曾先后就职于江苏小天鹅集团无锡小天鹅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江阴浚鑫科技有限公司、无锡派克木业制造有限公司。2009年至2020年,在江苏润达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担任高管。
润达光伏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末,浦某华尚持有公司9.02%股权,位列第三大股东。随着之后润达光伏易主,浦某华未再出现在前十大股东名单中。目前,浦某华持有格林保尔公司30.60%股份,是公司第二大股东。
事情发展至今,外界最大的疑问是,浦某华到底是因何事被带走?即使是其本人确认只是“协助调查”,那么具体因何事协助调查、协助调查何人?这些谜团,并没有随着浦某华走出警局而烟消云散。
据一位接近浦某华、了解事态进展的知情人士向媒体表示,此事与欧盟双反及MIP协议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有关。“警方问的就是之前的问题,而且只是协助调查。”该人士称。有行业协会人士也表示,此次事件仍是以前价格承诺的历史遗留问题,个别当初违规的企业需要补税。
早在2012年,欧美相继发起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2013年12月,中欧光伏最低价格承诺协议(Minimum import Price,MIP)签订。根据该协议,中国光伏企业只能以不低于最低限价的价格对欧销售光伏产品,且每年销售量不得超过配额,不签订协议、不遵守承诺的厂商需缴纳47.6%的高额关税。
从时间、履历来看,浦某华协助调查的事件可能在润达光伏就职期间。
对此,润达光伏6月13日午间公告称:“目前董、监、高正常履职,公司生产经营处于正常状态。特此发布公告澄清及声明。”
实际上,欧洲对中国的双方调查已结束多年,此时来“翻旧账”颇耐人寻味。当下这个时间节点,不仅是中国光伏企业在疫情放开之后,首次集体出国参与大型行业展会,更与不久后大概率成行的中德两国高层访问的重要安排紧密相连。
记者注意到,在此前的4月底,德国总理朔尔茨已向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发出邀请,邀请其于6月20日赴柏林出席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预计将涉及经贸、气候等多个议题。
不出意外,届时预计会有多位重量级的中国光伏企业家随行访问德国,光伏合作会是重要话题之一。多位光伏企业高层人士向记者证实,已收到相关部门的活动邀请,公司领导已先期启程抵达德国。
作为欧盟成员中最发达的国家,同样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先锋,中德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空间非常广泛。此时抓捕中国光伏企业高管,这很容易让外界解读为德方试图在双方高层会谈中先抓一些筹码在手。
这样的做法,显然有点“自作聪明”,是对双方高层会谈氛围的损伤。截止目前,中国外交部门尚未对德方邀请做出明确和公开的回应。
给中国光伏出海敲响警钟
尽管在13日凌晨,中国光伏协会声明,此次被德国警方带走协助调查的高管只有其(浦某华)一人,但难保后续德国警方不会带走更多人。
记者通过多位目前身在德国参展的业内人士了解到,许多人都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感受,不少尚未前往德国的光伏企业工作人员,也在互相提醒注意人身安全,能不能去就不去了。
这样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类似的“抓人”事件,在四年前已经上演过一次。
2019年5月中旬,同是在慕尼黑光伏展期间,德国海关官员执行了两项逮捕令,逮捕了两名中国公民,逮捕的原因据称是牵涉到商业走私和违法规避MIP协议。这两人是中国上市光伏企业的高管,与另外一名被捕的中国公民一同被关押候审。
德国方面的做法,对于中国光伏企业去德国开拓市场的积极性,是沉重打击。当光伏展变成了“鸿门宴”,谁还敢去慕尼黑参展?谁都难保,下一次抓捕会不会发生在自己头上。
对于此次事件,有人与发生在半导体行业的类似事件做了对比:半导体抓人是对方比你强,借此打压你,不让你有机会赶超上来。光伏抓人则是你比对方强太多,正常的企业竞争取胜无望后,就动用国家力量来搞事情,为的还是搞垮你,然后超越你。
这样的说法,无疑给所有中国光伏企业提了个醒。一场针对中国光伏的新一轮“绞杀”,或许已经开始。
早在2012年,欧美相继发起了狙击中国光伏产业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当年7月,德国光伏制造商向欧盟提起对华反倾销调查申请。两个月后,欧盟委员公告称接受欧洲光伏产业联盟的反倾销调查申请。不久之后,欧盟再次发起反补贴调查。双反让中国光伏吃尽苦头,大批企业因此而倒闭。
虽然如此,韧性十足的中国光伏依然发展出了全球最成熟的光伏技术和最完备的光伏产业链。现如今,光伏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在全球处于绝对领先的位置,全球超过80%的光伏产能都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
由于缺乏产能,欧洲市场高度依赖中国光伏出口。Infolink Consulting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光伏企业总共出口了154.8 GW光伏组件,欧洲同期则累积从中国进口了86.6 GW光伏组件,占全年中国组件出口的56%。相对2021年全年的40.9 GW,2022年增长了112%,为中国组件出口成长最快、规模最大的地区市场。
中国光伏的绝对优势地位,让欧美的防范心理日益加重。摆脱中国依赖、加快新能源自主,成为了欧美国家心照不宣的方向。
过去两年,美国和欧洲先后通过了《缓解通胀法案》和《净零工业法案》,明确提出要加强各自本土碳中和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建设本土供应链的决心。
其中,美国计划在制造领域超越中国。据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预测到2027年,美国将每年生产42GW的晶硅光伏组件。欧洲也在积极进行光伏制造的布局,但由于欧盟本土与中国在光伏制造能力上的差距更大,想要培植本土产业,增加贸易壁垒来打压中国光伏,成为了有效手段。
德国警方带走中国光伏企业高管一事,给中企“出海”敲响了警钟。在升级之后的新围剿下,中国光伏这几年在海外市场的好日子,往后可能不会再有了。中国光伏下一步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出海,成为了必须要考虑的紧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