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在第八届光伏行业技术交流会上,中来新材产品技术总监王展博士受邀出席,并发表了“创新攻坚:高可靠封装材料价值分析与应用研究”的报告。重点展示了中来新材在单玻组件封装方案中光伏背板使用寿命预测模型方面、n型TOPCon双面单玻组件在DH老化测试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中来在轻质柔性组件领域的最新封装搭配方案。
此前,中来新材与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江龙教授团队合作,针对光伏背板在复杂气候环境下的老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数据集的寿命预测模型。该研究为提升光伏组件的长期稳定性和降低维护成本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推动全球太阳能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王展博士提到,通过分析不同电池浆料成分及其与电池片接触界面的形貌,再结合n型TOPCon双面单玻组件湿热老化(DH)功率衰减数据,揭示了浆料的耐酸性能和抗湿热腐蚀性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耐酸性能越强,功率衰减幅度越小。基于该发现,中来新材提出了低酸EPE+低酸EVA胶膜的封装方案,成功开发出具有优异耐候性能的单玻组件封装方案。该优化封装方案在DH2000(双85条件,2000小时)测试后功率衰减率≤5%,有效解决了单玻组件在实验室高温高湿后组件功率衰减大的问题。
同时,王展博士也分享了轻质组件最新研究进展——中来新材推出的轻柔化封装方案以增强前板(JW-5050)和背板(JW-5070)为核心,适配常规层压工艺,组件总重量减轻70%以上,碳排放降低约50%。其抗冰雹性能通过严苛测试(直径25mm冰雹,速度23m/s),载荷能力达2400Pa,完美适配屋顶分布式、农光互补大棚等承重敏感场景。其中增强前板经过650kWh/m²加严紫外测试,无明显黄变、无粉化、无开裂。同时采用轻柔化封装方案的轻质组件热斑测试数据最高温150.8℃无异常及抗PID 192小时功率衰减<3%,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案的可靠性。
作为全球背板连续4年出货量第一的企业,中来股份深耕光伏领域16载,已形成覆盖背板、胶膜、硅胶等配套封装材料产品的产业布局。2023中来股份成为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浙能电力的控股子公司之后,进一步整合资源,加速技术产业化落地。王展博士表示:“未来,中来将持续推动封装材料低碳化、轻量化、高可靠化,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中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