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整县推进如火如荼,今年分布式光伏发展飞速,成为国内新增装机容量增长的主要贡献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21年1—9月,全国光伏新增装机2556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915万千瓦、分布式光伏1641万千瓦。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超越集中式装机的情况并不多见。
金寨作为全国“首个国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县”,也积极投入整县推进的工作中。今年6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9月,金寨县因光伏制造产业完备、电网消纳能力强、分布式电站运维经验丰富等明显优势特点被纳入国家能源局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目前,金寨县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已启动建设。
为了确保整县推进的顺利实施,在开发过程中,金寨县推进试点始终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原则。对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村委会,要积极发挥各等带动引领作用,根据屋顶产权、承重及采光等因素综合考量,能装尽装、率先安装;对于企业、群众,要广泛宣传调动积极性,坚持自愿参与屋顶光伏建设。
二是坚持市场运作、合作共赢原则。以市场为主导,探索灵活有效的、符合市场规律的合作经营模式,盘活屋顶所有权人闲置资产,做大光伏产业,实现互利共赢。
三是坚持部门协同、加快推进原则。压实乡镇、县直部门责任,统筹协同推进,在协调屋顶资源、升级基础设施、发电并网等方面形成合力,为分布式屋顶光伏开发创造条件。
由于分布式光伏不同于集中式光伏电站开发,由于受到复杂的屋面条件、接入条件、施工条件影响,分布式光伏具有单个规模小而散、开发模式多而杂、施工难度大而繁、运维成本高而难等特点。
在此背景下,金寨县创新实施了解决方法。一是因地制宜,创新多种模式合作。创新实施屋主入股、租用屋顶、自用电量折价优惠、屋主委托EPC建设运营等多种建设模式,整合全县闲置的屋顶资源,实现集约开发建设和运营,对屋主来说,既能降温节能,又能获得收益。
二是统筹协调,强力推进项目实施。此次试点工作面广量大、群众诉求不一,合作模式较多,时间紧任务重,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开发区和县直行业主管部门以及乡镇组建工作专班,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点线面条块结合,统一行动、分级负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坚定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上来,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强力推进光伏项目建设。
三是促进消纳,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制定与屋顶光伏工程相适应的电网改造计划,不断优化全县网架结构,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和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为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提供有效支撑。四是强化管理,健全长效运维机制。
加强全县光伏电站管理也是金寨县的工作重点。为此,金寨县建立了健全长效运维管护机制。首先建立三个服务平台。一是短信服务平台,推出短信提醒业务,根据天气、季节变化及时发送光伏扶贫电站维护信息,普及维护保养知识。二是建立保险服务平台,统一为全县光伏电站购买财产安全保险,切实减轻潜在自然灾害给光伏电站造成的损失。三是建立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光伏智慧监控中心,实现对全县电站设备运转、发电效能、光能转换等情况的实时监控,确保问题早发现、故障早处理。
同时,金寨县加强了故障监测。利用县光伏智慧管理平台排查,重点对可采集户用电站开展排查,初步确定异常问题。借助供电“用采系统”每日监测电站发电情况,对辖区内电站运行发电情况进行监测梳理,将异常数据上报运维中心,由运维中心与平台比对,初步确定故障电站。同时通过生产、调度等系统,每天对大型联户光伏电站开展监测。开通400免费热线,畅通故障报修渠道,安排专人值班,接听电话,详细记录报修信息,及时解答用户咨询。金寨县还打造了专业运维队伍。成立县光伏管理服务中心,依托县供电公司完备的人力技术资源和专业的技术支撑,组建了拥有210人的专业运维班组共19个,分区管理,责任到人。最后,为了解决光伏点多面广,用电负荷密度低,电网网架相对薄弱的问题,联合安徽电科院科研团队从规划、装置、调控三个方面着手,开展技术攻关,通过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集群关键地点配置灵活并网设备和系统集成,有效解决了金寨县分布式电源并网消纳难题,提高电站发电效率。
金寨县地处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016年1月,国家能源局批复金寨创建全国首个“国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县”,金寨县以此为契机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创造性开展实施“光伏扶贫”。目前,全县已建成光伏扶贫电站项目总装机20.08万千瓦,8000余座,其中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10万千瓦、户用光伏扶贫电站2.62万千瓦、村集体光伏扶贫电站1.46万千瓦、分布式联户型光伏扶贫电站6万千瓦,覆盖了全县226个行政村,具有规模大、类型多、分布散的特点。2018年,金寨县因光伏扶贫创新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2021年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