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可以用来发电创收,
大家都知道了。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光伏电站还可以用来
助农、助困、助村、助企、助学。
2015年以来,国网缙云县供电公司积极响应浙江省大力推进“光伏小康工程”的号召,切实履行社会责任,配合缙云县政府,将新能源发展与民生帮扶工作相结合,推进“光伏五助”工程,支持光伏发电设施接入电网运行,更好更快地服务用户,提高分布式光伏接入效率。
截止到8月底,已安装自然人分布式光伏1139户,装机容量为7988千瓦;非自然人分布式光伏63户,装机容量为5561千瓦;地面光伏电站一座,装机容量为16000千瓦。
如今,“光伏五助”已成为一项“可实施、可推广、可复制、可示范”的精准帮扶新模式。
农民的增收利器
光伏助农
每户农户发展光伏发电项目2千瓦以内,政府按每千瓦补助三分之一,农户只需支付三分之二。
笕川村村民丁祝飞是首批发展光伏发电项目的农户之一。
2015年,缙云公司到他们村里宣传光伏下乡助农的政策,并解答有关的技术问题。
“宣讲团到村里来,我因为好奇就去看了。那时候不懂啥是光伏电站,也不懂啥叫光伏并网,还一个劲地问,有没有污染,有没有辐射,什么时候能回本?他们很有耐心,一遍又一遍地跟我解释。然后我就觉得试试看吧。”
丁祝飞申报了一个2千瓦的光伏项目,政府补助6000元,他自筹12000元。如今该项目平均每天可以发电6-8度,每年保守收入2000元。
“最多只需要6年,我就可以收回成本,接下来的十七八年,全都是纯利润。”
困难户的纾困基金
光伏助困
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扶贫资金和企业让利各三分之一。光伏助困项目的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收益由村集体统一分配,这样的模式可以解决低收入农户增减的动态变化问题。
“他们大多是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收入不高,我们村里有心帮忙,也搞过几次募捐,但也都是有一次算一次,并不能解决长期困难。”对笕川村支部书记施颂勤来说,村里的60户低收入农户是他的心病。
在这样的情况下, “光伏助困”项目就像是一场及时雨。目前,笕川村装机120千瓦时,年发电量可达13万千瓦时左右,电费年收入约13万元,全部用于低收入农户增收。
“每户大概能分到2000多,收益可以持续二十多年,村里还不用花一分钱,这样的项目,大家都很喜欢。”
为了做到合理选址,利于接入,在各个项目前期缙云公司都会协同相关专业部门,耗时一个多月时间,深入到项目现场实地勘察,针对实际情况全面分析研讨,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统一接入标准。
“大多数贫困户房子都比较小或者比较陈旧,很难直接安装在他们自家的屋顶,因此我们大多采用集中安装方式。”
由于“光伏助困”项目的光伏电板大部分装在村附近的荒坡上,离接入点较远,而且每个点60-120千瓦,原本的线路容量不足,为此,缙云公司还专门出资对配变和线路进行增容,以满足接入要求。
企业新增一个“发电厂”
光伏助企
企业利用屋顶发展光伏电站项目。企业在新建厂房时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产屋顶光伏发电项目。
陈春光是缙云锯力煌屋顶光伏建设的负责人,他公司3.5万平方米的厂房屋顶如今都覆盖了整齐的光伏发电板,就像一个巨大的隐形发电厂。
“一开始我们并不看好这个项目,因为先期投入不小,对接网工作流程也不了解。”陈春光坦言。
在光伏电站建设过程中,缙云公司从项目设计到验收,全程提供技术支持,及时提供接入系统方案制定、并网检测和调试等服务,同时多次安排专人全程上门指导光伏用户实施并网工作。
“从立项到并网,我们的时间很紧。为了能让光伏电站尽快投运发挥效益,供电公司的人和我们一起加班加点。”陈春光对缙云公司的服务赞赏有加,“他们还贴心地为我们解决了光伏税票代开问题。
如今的锯力煌公司屋顶,已经成为一个容量3兆瓦的光伏电站,采用全额上网方式并网,预计年发电量300万千伏安以上,年收入至少在300万元以上。
经济薄弱村的转化之路
光伏助村
整合清洁能源示范县资金、移民发展资金和经济薄弱村转化资金来解决项目资金问题。利用村集体屋顶和租用村民屋顶解决安装地点问题,用于推动解决经济薄弱村转化问题。
红锦村是缙云县安置滩坑水库移民新建的一个独立行政村,集体经济薄弱是该村面临的大难题,在2014年,该村集体收入仅为0.5万元。
2016年2月,村里争取到专项资金,在集体办公楼与18位农户的屋顶上装了100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如今再走进红锦村,登高望远,文化礼堂、大会堂屋顶,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格外耀眼。
“光伏发电按季结算,到今年6月,供电公司已经支付我们村集体发电收益13.53万元,其他出租屋顶农户也获得了2.4万元的年租金收入。”在红锦村支委、村监会主任叶献东眼里,“光伏助村”项目的好处是说也说不完。
针对结算难问题,缙云公司还与国税局、地税局三家单位签订税款委托代征协议书,大大方便了村民的电费结算。
贫困学子的助学金
光伏助学
企业出资金、学校出屋顶的助学项目,企业拿出发电收益的一定比例建立助学助教基金。
7月12日,缙云县仙都中学“光伏助学”项目并网发电,这是浙江省首个利用光伏发电开展助教助学的项目,也为全省“光伏小康工程”的持续开展翻开新的一页。
仙都中学“光伏助学”项目装机容量458千瓦,以企业出资,学校出租屋顶方式建设,预计年发电量70万千瓦,学校每年可以分享9万元左右的发电收益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奖励优秀学生等用途。
为了让光伏项目尽快产生效益,自去年起,缙云公司主动对接服务,反复论证接入系统方案,简化业扩报装流程,快速响应,提前做好相关配套服务,确保项目可靠迅速并网发电。缙云公司还将帮助学校借助该项目,建设一个新能源科普教育基地。
“光伏助学项目相当于我们每年可以多帮助45名学生。”仙都中学校长周爱忠说,“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了。”
“只要是阳光普照的地方,我们就能开出一座精准帮扶的金矿!至少25年里,稳定收益,源源不断。”
缙云的光伏电站,不仅有电,还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