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落地的分体式模块化逆变器,阳光电源1+X 2.0在天津武清40MW光伏项目中成功运行满8个月!该新品凭借创新设计,展现出智能化、高适配、高稳定性等优势,破解了光伏大子阵设计难题、大幅降低成本;并以100%在线率、超低故障率与智能极简运维,直击光伏开发与运维的核心痛点,为水面等“非规整”复杂地形的光伏开发开辟新路径。
大子阵灵活升级
40MW光伏投资减少超10万元
复杂地形(如水面、山地、丘陵等)的光伏开发,运维是难题。由于逆变器离散分布,子阵布局多变,汇流箱通讯线施工更换费用高,汇流箱故障易扩散;此外故障定位困难,维修耗时长,也在抬高项目初始投资与后期运维负担,造成严重的发电损失。
阳光电源1+X 2.0的分体式模块化架构,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单机功率达800kW,最高可并联12台组成9.6MW大子阵,既保留集中式逆变器的高功率密度,又具备组串式逆变器的灵活配置能力,完美适配复杂地形的不规则布局。
此外,成本控制显著。以天津武清40MW项目为例,仅线缆成本就节省超10万元;而通过大子阵设计、长串接入及MPLC通信,GW电站可节省投资2900万元;同时,其原生适配直流耦合模式,还可根据项目需要灵活增补、扩容,投资可进一步降低超10%,系统转换效率提升5%。这种“量体裁衣”式的配置,不仅提升了系统效率,也为复杂地形的光伏开发提供了更高性价比与更优可行性。
模块化再进阶
复杂地形运维更高效、更智能
“设备分散、排查难、检修久” 是零散地块运维的核心痛点——对于传统集中式逆变器,一旦发生故障,往往需要专业人员到场拆机排查,定位和更换部件流程复杂,通常需要数天时间,导致发电损失严重。
阳光电源1+X 2.0从架构设计到技术配置,全方位破解运维难题。在设备架构上,首创分体式设计,将需要重点保护的关键电子器件集成于上腔体—逆变模块,出现故障时无需拆机检查,AI故障诊断功能可诊断超20种故障。现场运维人员可自行更换逆变模块,1小时内快速运维,相比传统方案,设备在线率显著提升,故障检修的发电损失降低78%。
在安全层面,1+X 2.0构建了完整的直流侧全链路主动安全体系,搭载智能端子过温保护技术,实时监测连接点温度变化,防止因过热引发故障;独创专利激励熔丝保护技术,有效解决低倍电流分断难题,从源头降低故障风险;同时,支持直流并联拉弧保护,可在40ms内识别并拉弧关断,汇流箱与逆变器群控联动保护系统,快速隔离故障子阵,保障系统从建设初期到长期运行的安全稳定。
此外,产品还搭载MPLC通信技术,实现逆变器与汇流箱的高效数据交互,系统不仅能提前预判潜在故障,还能精准定位问题点,大幅提升运维效率。
目前天津武清项目已并网运行8个月,0换机、0停机维修,100%在线。新品首次发货到并网,建设周期仅1个月,充分展现了阳光电源在供应链协同、技术实施与项目交付方面的领先能力。同时,项目的稳定运行及在成本、运维、收益方面展现出的多重优势,也为复杂地形的光伏项目提供了可复制、可扩展的解决方案。未来,阳光电源将继续以技术驱动创新,推动全球能源高质量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