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光伏组件在户外运行时,常因建筑阴影、落叶、鸟粪等遮挡引发热斑效应,不仅造成发电效率显著下降,还可引发封装材料的失效,更埋下火灾隐患。
那么,作为最新一代光伏技术代表的钙钛矿组件,在遮挡环境下表现如何?近日,极电光能进行了一场钙钛矿组件与晶硅组件的户外遮挡对比实验,以最直观的方式验证钙钛矿组件抗遮挡的真正实力。
01
最高温差达52.4℃
钙钛矿抗遮挡表现超预期!
实验采用两块相近尺寸、相同条件下的组件产品——极电光能2.81m²钙钛矿组件与常规晶硅组件。在无锡当地36-38℃的高温环境下(太阳辐照度为873.2w/㎡),于组件的相同位置分别贴附相同规格的零透光遮挡条和温度试纸,真实模拟户外局部遮挡场景。
短短10分钟的测试结果显示,晶硅组件温度迅速上升,表面明显过热,试纸显示其遮挡区域温度已超过100°C。而钙钛矿组件温升缓慢、状态平稳,遮挡区域温度未超过试纸最低值(77°C)。
经专业红外测温仪检测结果显示,极电光能钙钛矿组件局部温度仅约50.9℃,而晶硅组件则高达103.3℃以上,最高温差达52.4℃,钙钛矿组件抗遮挡性能极为显著。
02
创新科技锻造可靠品质
守护电站全生命周期安全稳定
为什么钙钛矿组件拥有如此出色的抗遮挡功能?这一独特能力得益于极电光能优异的防热斑电路设计与独家开发的“四位一体”稳定性解决方案。
更安全的电气设计
极电光能2.81㎡钙钛矿组件采用串并联电路,共拥有1413节子电池,单结子电池Isc约为0.4A,相较传统技术在热斑形成时,温度低40-60℃,有效守护组件使用寿命与电站安全。
更创新的稳定性解决方案
针对钙钛矿离子晶体在高温、光照、紫外等外界环境条件的诱导下可能发生的离子迁移,甚至材料降解等痛点,极电光能独家开发的“四位一体”稳定性解决方案,在钙钛矿材料、功能层匹配、激光划刻损伤修复以及封装层面进行技术创新与策略设计,为高温环境下组件效率与长效稳定保驾护航。
匠心品质,铸就持久性能。目前,极电光能0.72㎡、2.81m²钙钛矿组件均已通过TÜV的IEC61215/61730全套稳定性认证,满足组件户外25年运行期间可能经受的高低温、光辐照(包括紫外辐照)、湿热、湿冻、高电压、长时间热斑、各种机械载荷等极端外部环境应用条件,让每一度电更稳定、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