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2年,光伏行业的技术升级已经到了箭在弦上的时刻,然而如何引领这场技术变革对于整个产业链来说都是一场如履薄冰的挑战,进退均难。
自2016年以来,单晶Perc成为光伏行业的主流技术路线,至今已“统治”行业六年有余。而率先发起这场单晶革命的便是如今的光伏龙头企业——隆基股份。借助单晶的崛起和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隆基股份逐步完成了自上而下的光伏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快速成长为极具行业影响力的全球化光伏制造企业。
时隔多年,当行业正处于新一轮变革之际,隆基能否再次如同单晶Perc时代一样,担起引领行业的重任?
“强悍”的技术实力
全球组件出货量第一,硅片、组件双寡头、市值最高的光伏企业……在单晶与Perc时代,隆基股份以多种实力头衔傍身,一体化的进程与布局更是一骑绝尘,领衔行业。2021年,隆基硅片、电池、组件产能规划分别达到了105GW、38GW、65GW,毫无疑问成为光伏产业中的“航空母舰”。
一体化的布局,不仅让隆基在供应链持续波动的两年中拥有抵冲风险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面对技术变革的挑战,隆基以绝对强悍的实力,在变革浪潮中一次次引领行业,并且成为了光伏行业技术变革的风向标。
2016年,隆基率先在产品端大规模应用单晶Perc技术,推动了单晶Perc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快速提升产品效率,大幅降低度电成本,其单晶双面Perc电池正面转换效率突破行业瓶颈(24%)达到24.06%,成为单晶Perc技术产业化的引领者。
为了使单晶Perc技术的发电能力得到有效发挥,2017年隆基向行业公开共享LIR低衰减技术,解决了单晶的初始光衰问题。随后2018年,隆基公开承诺无偿提供方案,帮助其单晶硅片客户将Perc组件首年衰减控制在2%以内,线性衰减控制在0.65%以内,助力行业不断进步。
在降本增效的驱动下,2017年,隆基将双面发电技术导入电池和组件环节,推出了基于双面Perc电池的双面双玻组件。同时还在全国各地联合第三方建设户外实证电站,验证了通常场景下双面发电技术可以带来8%-15%的发电增益,进一步降低光伏的度电成本。
除此之外,隆基也在硅片尺寸方面拥有强悍的话语权,从158.5mm到166mm与182mm,隆基每一次的尺寸进化都引领了行业一次次的产线升级。从单晶Perc到双面组件、大尺寸组件,隆基先进技术的产业化能力在行业中无出其右。
一次次对行业变革的成功引领,不仅验证了隆基敏锐的战略眼光,更重要的是在一体化的庞大产能支撑下,隆基拥有强悍的实力来引领行业的每一次进步。
新一轮时代变革,下一步如何“落子”?
如今,站在新一轮技术变革的当下,包括HJT、TOPCon、IBC、ABC等多种技术路线五花八门、百花齐放。事实上,各种技术路线仍然停留在实验室或者小规模的试验线阶段,行业亟需一家能够在先进技术产业化上挑起大梁的企业来突围。
作为多次引领行业主流风向的标的,隆基的选择备受瞩目。目前隆基在TOPCon及HJT领域均有较强的技术储备,并手握两大技术最高世界纪录。2021年6月,经世界公认的权威测试机构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测试,隆基单晶双面N型TOPCon电池实现高达25.21%转换效率。2021年7月,隆基单晶P型TOPCon电池研发实现高达25.19%的转换效率。2021年10月,隆基硅基异质结电池(HJT)转换效率接连实现了25.82%、26.30%的突破。
事实上,各种先进技术从理论效率到实验室纪录,再到量产的过程中挑战仍然巨大,量产效率、产线调试、良率控制等仍然是担当行业主流技术的最大门槛。
另一方面,面对产业链的持续涨价,终端业主对于售价仍然高于Perc的其他组件接受度仍然较弱。结合之前单晶Perc技术的推广经验,先进技术进化为产业化的主流技术的关键仍然在于终端的接受与认可。在Perc性价比尚存的情况下,其他技术路线的大规模产业化仍然任重道远。多种技术路线较量之下,新技术只有在成本达到与Perc相比更具性价比以后,才有可能实现量产,成为新一代技术主流。
需要肯定的是,作为数次强悍引领行业先进技术的产业龙头,隆基始终至诚至精,尤其对终端客户的长期价值心怀敬畏,稳健创新的理念也得到了全球客户的认可和青睐。当前,行业新一轮的创新变革来势汹涌,而隆基也已储备了多种全新技术路线,不管未来如何风云变幻,相信隆基一定会带给我们最具价值的时代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