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伏网 » 太阳能资讯 » 光伏动态 » 正文

湖北:“光伏+”模式,共谱“渔光曲”

日期:2021-04-06    来源:湖北之声  作者:李慧 廖敏杰 原瑾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2021
04/06
08:3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湖北光伏 渔光互补 光伏项目

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近日,记者探访了位于湖北省武穴市的石佛寺一期4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朱河村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在武穴市石佛寺镇朱河村的鱼塘里,整整齐齐地立着13万4千块“蓝板板”,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鸟翔鱼跃。湖北华电武穴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陈建介绍,这是一种“光伏+”模式,该模式实现了土地资源的立体、高效利用。“渔光互补的话,我们上面建光伏板发电,光伏板下面的水域可以通过养鱼养虾来提高土地的附加值。”

运维人员正乘船对光伏板进行巡检

朱河村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于2017年6月并网发电,13万4千块光伏板每天大约可发30万度电,相当于3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量。与使用标准煤燃烧发电相比,该项目减少了约5.9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陈建:“我们这个项目每年节约标准煤是2.2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5.9万吨,还有二氧化硫大概是1800吨,氮氧化物是900吨。”

湖北华电武穴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陈建

水上发电、水下养殖,这是一种资源、两种产业的集约发展模式。张建文开办的华昌水产合作社在项目落地时便承包了这1350多亩鱼塘,他告诉记者,3月初往鱼塘里投放了鲈鱼、鲫鱼、青鱼等10万尾鱼苗。“一块是养鱼的,一块是鱼虾混养的。养鱼的话,亩产千斤左右。总体利润大约一两百万。”

项目的落地,不仅使张建文回乡创业成功,也为朱河村带来了经济效益。光伏发电所用的鱼塘大多是通过村集体从村民手中流转而来,每年为村民增加租金收入近百万元。与此同时,项目也带动了就业与基础设施的提升。朱河村党支部书记张礼城:“给村里修了一个主干道,方便村民出行、外出务工等,带动了40多个农民务工,大概起新房子的估计20来户。总体来说,老百姓从最开始的不是特别相信到慢慢的对他们都改观了,都觉得房子也建好了,都还比较恋家。”

该项目共有1350多亩鱼塘

环保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丰收",当下,类似的渔光互补光模式还在继续推广中。在陈建看来,大力发展光伏、风力等清洁能源发电是控排的有效方式,也将促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保证我们的电力供应,另一方面它是零碳排放,对于“碳达峰碳中和”是未来最好的选择之一,属于最纯正的纯清洁能源。”


返回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首页

光伏资讯一手掌握,关注国际能源网 " 光伏头条 "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