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贫”在产业,“困”在发展,因此,培育富民增收产业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光伏扶贫作为一种新的能源扶贫模式,主要是为符合扶持标准的贫困户安装光伏发电系统,贫困户通过上网售电,直接增加收入,体现了能源精准扶贫,实现了扶贫开发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近日,张家川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媒体采访团一行深入闫家乡集中采访。站在乡政府对面的半山腰,就能看到闫家新村的全貌,一排排整齐的庭院错落有致,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铺满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在冬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一片片黑白相间的新玩意儿成了山谷里最引人注目的东西。这些房顶上的高科技光伏板,只要有太阳,就能发电。
聊起光伏发电的事,当地老百姓都会竖起大拇指,他们称赞说:“光伏发电就是好,坐在家里就能收钱了!从此,阳光不但给我们温暖,还给我们创造无穷的财富!”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何把天上的资源转化为地上的财富。自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天津市滨海新区就把光伏产业扶贫作为长远高效的增收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先后投入资金183万元为闫家新村61户贫困户建设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并投入使用。据了解,农户除去自用电,余电并网后每户年平均收入1200元左右。初步实现了扶贫开发与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的完美融合。
现如今,这一排排的太阳能光伏板,正在源源不断地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输送到国家电网中,村民们从中获得的电费收入。“这个东西太好了,晒着太阳就能变出钱来,自己不用出钱,不用出力,每年还能收入1000多元。”说起光伏发电,闫家新村村民马买生赞不绝口。
“光伏发电节能环保、收益稳定、不占用耕地院落就能创造利润,真是个好项目。我大概算了一下,一个月下来,就是好几百度电,国家电网收过去以后,还能给我们补贴电费。” 闫家新村村民马建明说。
“以前一个月下来,光电费要交不少钱,现在国家电网收过去以后,还能给每户补助电费,我们用补助的钱直接交电费,用电不掏钱。”闫家新村村民马文祥乐呵呵地说,“光伏扶贫是一个好项目,只要有太阳就能发电,发了电我们家就有收入。这项扶贫工程对我们家帮助很大,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望着村委会楼顶上的光伏发电板,闫家新村党支部书记马志珍高兴的说道:“闫家乡虽然山大沟深,但这里的光照条件和房屋结构却适合光伏发电,群众只需要提供屋顶就能获得受益,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个一次性投资,长久受益的好项目,不仅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收入,拓展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渠道,还对农村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自从安装了光伏发电之后,不用操心任何事就有钱挣,一年下来也能收入近2000元,真是没想到阳光还能转变为收入,科技强国说的一点没错! ”闫家乡付堡后山村精准扶贫户王锁银笑逐颜开说道。
闫家乡乡长马煜介绍到:“近年来,闫家乡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要求,以易地扶贫搬迁户为重点,在全乡推广使用光伏发电项目,为8个村集体和438户群众,安装了分布式发电装置,光伏发电项目的实施,不但满足群众日常生活生产用电需求,余电并网之后增加贫困户收入,使其稳定脱贫的同时,促进农村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使用,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据了解,2018年,闫家乡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183万元,在闫家新村每户投资3万元,分两期安装61户光伏发电装置并投入使用,平均每天发电10至15度,月发电300至400度,除去农户自用电,余电并网后每户年平均收入1200元左右。利用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资282.5万元在操场等3村113户贫困户实施光伏扶贫项目;2019年依托东西扶贫协作资金,为丁河等6村57户贫困户投资142.5万元实施光伏扶贫项目。光伏发电的实施推广,不仅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而且是造福当地贫困地区、贫困百姓的民生工程。
从每天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到一度度电量把农民的腰包鼓起,一排排、一块块的黑色光伏发电板,与金色的阳光在美丽的“邂逅”中熠熠生辉,成为当地一道既有“光景”,又有“钱景”的靓丽风景。它不仅为脱贫攻坚持续输送源源不断动力,更照亮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