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亚洲首富,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李嘉诚,而不是汉能薄膜发电(HK:00566)的李河君。
前者像太阳,他的光是炽热的,长久的,持续的;而后者像流星,不过是稍瞬即逝的闪耀,其活动无规律,其方向亦不固定。
作为前亚洲首富,李河君曾把汉能拉扯到最高3800亿港元市值,在港股着实闪耀了一次。然后就是被做空,陷入长达三年的沉寂。现在李河君又要再次闪耀,港股的韭菜割不了,那咱干脆私有化回A股。
问题来了:前亚洲首富的薄膜太阳能光伏组件生意,值得A股投资者高看一眼吗?
前亚洲首富
李河君靠水电站起家,光旗下金安桥水电站就年收入20亿元。这个“水上印钞机”资产,按老巴十年期国债利率折现的思路,大抵能值四五百亿。但水电毕竟是水电,爆发力还是太弱了,尤其是与光伏这种新能源革命物种相比。
从2009开始,李河君开始推销薄膜太阳能电池计划,终极目标做到1000万千瓦,成为全球薄膜太阳能龙头。另外,秉持“由汉能没雾霾”的理念,李河君着实有梦想有情怀。
汉能业务方面倒是没那么复杂:
⑴汉能和地方,以及地方银行或财务公司,成立项目公司,大兴土木建设薄膜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生产基地;
⑵2013年,2014年多了一项新业务,以建造太阳能电站或屋顶电站的形式,往外销售生产出来的组件。
由于“TO G”业务做得好,汉能与十几个地方,建立了号称2000亿元投资规模的合作关系。
2011-2014年,汉能收入分别为25.7亿元,27.6亿元,32.7亿元,96.2亿元,年复合增速55%;净利润分别为7.2亿元,13.2亿元,20.7亿元,33.1亿元,年复合增速66%。
故事讲到这里,差不多可以说市值了——来看看亚洲首富是怎么炼成的:
2013年-2014年8月,汉能股价一直在1.3港元左右;
2014年8月-2015年1月17日,汉能股价从1.3港元冲到2.72港元。胡润百富榜统计到这里,发布了榜单表示“李河君以260亿美元的财富,战胜马云和王健林成为16年来第12位中国首富”;
2015年3月5日,成为中国首富一个月后,汉能股价最高冲到9.07港元(又涨了2.3倍),市值高达3800亿港元。持股80%左右的李河君,身价旋即超过当年320亿美元的李嘉诚。
一日跌落神坛
不过可惜的是,股价虽然涨了,但高位发股份或者卖股套现的关键动作并没有完成,汉能就停牌了。
原因是:汉能被辩证资本(Dialectic Capital)和伍德资本(Lakewood Capital)做空。在2015年“5.20”这个浪漫的日子,汉能单日股价暴跌47%。
而且你还别说,人家做空的理由很是充分:
从基本面考虑,汉能在全球太阳能面板行业上的地位以及目前的业绩,与高达400多亿美元的市值不符,汉能的市值居然超过了整个太阳能面板制造行业的价值;
另外,汉能内部人士把公司股票用作无追索权贷款的抵押物,而现在多家银行可能已经收回了这些作为抵押物的股份并急于套现。
停牌简单,但复牌就难了,都三年多了还没看到希望,到2019年还不能复牌就要被港交所强制摘牌了。也许是因为这样,汉能一不做二不休,准备私有化回A股了。
汉能不是好生意
2018年10月23日,汉能移动能源发布公告,决定对持有汉能薄膜发电股票的投资者发出私有化要约。价格不低于5港元/股,以现金收购或股票置换,完成548.7亿港元规模的私有化,然后去A股上市。
港股上市公司汉能薄膜11月1日公告,确认了本次私有化。汉能要回A股碰碰运气,最后就算真的上了,会有投资者买单吗?
感觉很悬。之所以这么说,是建立在光伏这一业态自身的发展规律之上的,我将之拆解为5点:
⑴光伏是重资产行业,产能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应对海量竞争导致不断下滑的产品价格),目前扩张的天花板还很高,2018光伏发电量823.9亿度(kWh),占总发电量32291亿度的2.55%;
⑵更低的成本能维持较高开工率(这是生产制造企业的生命线),获得持续现金流入储备;
⑶现金能应付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以改造生产线;更需要应对下游产业政策(补贴)和经济周期波动导致的需求波动,力保活下来(光伏行业的资金运用是一门艺术);
⑷当然,想要活下来还需要借钱,因为自己产生的现金流是不足以应付扩张的,看看A股单晶龙头隆基股份(601012)(SH:601012)的自由现金流就知道了;
⑸想方设法搞到钱,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这样才能看到光伏成本下降到工业用电、乃至居民用电“平价上网”还有利可图的一天,那才算熬出头,也基本上是剩者为王了。
光伏行业的商业模式非常差,海量竞争,技术不断革新,需要很多钱,产业政策,宏观影响,需求大幅波动。
再看汉能就更差了,因为技术路线的原因,都跟不上行业的节奏。你知道汉能处在哪个阶段吗?汉能处在第(1)阶段,只有生产“没有”销售、或者说没有应用的阶段。
2018年上半年,汉能收入204.1亿港元,其中:
建设合同收入194.4亿港元,包含制造合同收入190.6亿港元,下游合同收入3.87亿港元;
销售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收入4.2亿港元;
销售屋顶太阳能系统5.2亿港元;
销售光伏应用产品0.22亿港元;
销售电力0.13亿港元。
可以看到,93.4%的收入都来自上游制造合同收入——也就是此前提到与地方及地方金融机构合作的“薄膜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生产基地”,收入结构历来如此。销售?还是算了吧,汉能的薄膜技术路线是业界非主流中的非主流。
根据美国联合市场研究机构(AlliedMarketResearch)发布的《2017年—2023年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场报告》显示2017年:
全球光伏市场90%是晶硅路线(代表企业隆基股份,市值511亿人民币),再补一刀,晶硅2009年份额只有78%,规模越大制造成本越低越受欢迎;
薄膜路线中又分几种:碲化镉(CdTe)占4%,代表企业第一太阳能(NASDAQ:FSLR),美股市值44亿美元;CIGS(铜铟镓硒)占3%;其他占3%,主要是汉能的硅基薄膜。
薄膜路线容易死守概念,认为理论的光电转化效率高,未来一定牛逼。最终都会被晶硅规模效应的现实,揍得娘都不认识。看看汉能,下游销售的分部收入是13.3亿元,分部业绩亏损10.3亿元——换个说法是说就是:白给你23.6亿元来买我13.3亿元的产品。
整个光伏行业,陷在无尽版的重资产投入模式里,还要跟补贴退坡这把“达摩克利斯”生死竞速,稍不留神融资资金链就出问题,90%市值灰飞烟灭;而等到成本下降到平价上网,还能有不错IRR(内部收益率)的那一天,才仅仅是值得考虑的时候。
一句话,急于回A的汉能不值得被“聚光灯”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