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
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在京宣布,我国首个大型商业化光热示范电站--中广核德令哈50兆瓦
光热示范项目(以下简称“中广核光热项目”)正式投运,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8个掌握大规模光热技术的国家。中广核新能源控股公司总经理李亦伦表示,这是国家能源局批准的首批20个光热示范项目中第一个开工建设、也是截至目前唯一并网投运的项目,也是我国首个获得亚行低息贷款支持的电站。
在中广核光热项目商运前夕,中国电力报记者深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的
光热基地,实地探访我国第一座并网商运动光热电站。
我国成为第8个掌握大规模光热技术的国家
在蒙古语中,德令哈的意思是金色的世界。德令哈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拨近3000米,日照充足,是著名的阳光地带。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让德令哈成为了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重镇。
秋日的德令哈市阳光灿烂,从德令哈市中心往西驱车约10公里后,广阔的戈壁滩突然出现一片银光闪闪的抛物面反射镜,这就是德令哈太阳能光热产业园。德令哈太阳能光热产业园区南侧,是中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广核新能源”)德令哈5万千瓦光热项目。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广阔的戈壁滩上,一排排“大镜子”反射出一片银光。这些“大镜子”是抛物面反射镜,其聚焦点在镜子中心位置的真空集热管。据中广核新能源德令哈公司总经理王志刚介绍,中广核德令哈光热示范项目,占地2.46平方公里,相当于360多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采用了槽式导热油集热技术路线,配套9小时熔融盐储热,由太阳岛、热传及蒸汽发生系统、储热岛、发电岛四大部分组成。
王志刚告诉记者,此前记者看到的是德令哈项目的太阳岛,太阳岛集热器由25万片共62万平方米的反光镜、11万米长的真空集热管、跟踪驱动装置等组成,场面浩大、蔚为壮观。它们就像向日葵一样,可以跟踪太阳的转动,把热量源源不断地收集起来。
而伫立在储热岛的熔融盐储罐,直径达42米,是亚洲最大的熔融盐储热罐。德令哈项目全部采用槽式导热油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配备了一套低成本、大容量、无污染的储能系统,当光照不足时,存贮的热量可以继续发电,实现24小时连续稳定发电,对地区电网的稳定性起到极大的改善作用。
王志刚告诉记者,德令哈项目于2015年8月主体工程开工,今年6月30日机组实现一次带电成功。在之后的三个月时间里,项目团队积极探索光热电站多种运行模式、优化控制策略、提升运行效率,终使各系统参数达到额定值正式投运。项目年发电量可达近2亿度,与同等规模的火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10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4200亩。并网发电后,成为了国内首个大型商业化槽式光热电站,填补了国内大规模槽式
光热发电技术的空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八个拥有大规模光热电站的国家。
2020年底光热热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
据了解,太阳能光热发电是清洁、环保能源,与光伏发电相比具有连续、稳定输出的特点,可以弥补光伏发电的各项短板,是一项具备成为基础负荷电源潜力的新兴能源应用技术,潜力巨大。我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晚,光热发电尚属于朝阳产业。
依托该项目,中广核还获批建设了国家能源光热研发中心。“德令哈项目的正式投运,意味着中广核已具备大型光热电站系统集成的核心能力,初步具备建成我国光热产业链的能力,以及建立光热行业技术与标准体系的能力。”中广核新闻发言人袁昌红表示,德令哈项目及国家能源光热研发中心将为我国未来大规模光热发电项目提供重要支持,为国内光热行业发展积累工程建设、运营维护和项目管理经验,为更安全、更经济地建设大规模光热电站奠定坚实基础。
李亦伦告诉记者,9月18日,全国太阳能光热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了由中广核新能源主编的光热发电技术标准体系,这意味着中广核实现了在我国光热产业中项目建设和技术标准的双引领。为表彰德令哈项目在推动中国光热事业发展中做出的突出贡献,2018年第五届中国国际光热电站大会授予该项目“示范项目推动奖”。
2016年,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全国首批20个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总计装机容量134.9万千瓦,分别分布在青海、甘肃、河北、内蒙古和新疆。这仅仅是开始。根据国家能源局下发《太阳能利用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到2020年底,要实现太阳能热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是首批光热示范项目的七倍还多。
中广核德令哈光热项目是国内第一批光热示范项目中首个开工的项目,也是截至目前唯一并网的项目。和中广核德令哈光热项目同处于德令哈太阳能光热产业园的首批光热示范项目还有,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的熔盐塔式5万千万光热发电项目,国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水工质塔式13.5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而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要求,首批示范项目原则上应在2018年底前建成投产。一旦首批示范项目进展顺利,第二批示范项目将相继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