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网光伏和并网光伏是光伏发电系统的两种主要形式,核心区别在于是否与公共电网连接,以及由此衍生的系统构成、功能、适用场景等差异。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析两者的区别:
一、核心定义与连接方式
离网光伏系统(独立光伏系统)
不与公共电网连接,完全依靠光伏发电满足负载用电需求,多余电能通常存储在储能电池中,不足时需通过备用电源(如柴油发电机)补充。系统运行独立于电网,不受电网停电影响。
并网光伏系统
与公共电网直接连接,光伏发电优先供给本地负载,多余电能可输送至电网(“卖电”),不足时从电网获取(“买电”),无需储能电池(部分并网系统可搭配储能实现“光储充”一体化,但非必需)。系统依赖电网运行,电网停电时通常会自动断电(保障电网安全)。
二、系统构成差异
两者的核心组件不同,直接影响成本和复杂性:
三、功能与运行逻辑
离网光伏系统
光伏板发电后,通过控制器(MPPT)将直流电输送至储能电池存储;
负载用电时,电池释放电能,经离网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供负载使用;
若光照不足或电池电量低,备用电源启动补充供电,确保负载不间断运行。
核心逻辑:自给自足,依赖储能和备用电源维持供电稳定性。
并网光伏系统
1.光伏板发电后,经并网逆变器转换为与电网同频同相的交流电;
2. 优先满足本地负载用电,多余电能通过电表输送至电网,获得电价收益(“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3. 光照不足时,直接从电网取电,无需担心供电中断(电网本身作为“无限储能”)。
核心逻辑:与电网协同,实现电能的灵活调配,无需考虑储能问题。
四、适用场景
离网光伏系统
适用于 无电网覆盖或电网不稳定的场景,典型包括:
偏远地区(农村、山区、海岛)的家庭或小型社区;
户外设施(通信基站、监控设备、房车、露营地);
对供电独立性要求高的场所(如应急指挥中心、偏远哨所)。
这类场景的共性是:电网接入成本高(如拉专线费用远超光伏系统),或对停电零容忍。
并网光伏系统
适用于 电网稳定且接入便捷的场景,典型包括:
城市及农村的住宅屋顶(户用光伏);
工商业厂房、公共建筑屋顶(利用闲置空间发电,降低电费);
大型地面光伏电站(集中式并网,向电网大规模供电)。
这类场景的核心需求是:利用光伏发电降低用电成本,或通过“余电上网”获得收益。
五、经济性对比
六、优缺点总结
离网光伏系统
优点:独立供电,不受电网限制;适合偏远地区;停电时仍能运行。
缺点:成本高;受储能容量限制,供电能力有限;电池维护麻烦,寿命较短。
并网光伏系统
优点:成本低,经济性好;无需担心储能不足;可享受电价补贴或卖电收益。
缺点:依赖电网,电网停电时系统通常停止运行(需额外配置“储能+防孤岛装置”实现不间断供电);受电网政策影响大(如并网审批、电价调整)。
总结:如何选择?
若所在区域 无电网或电网极不稳定,且用电需求较小(如家庭、小型负载),优先选择离网光伏系统;
若所在区域 电网稳定且接入方便,且希望通过光伏发电降低电费或获得收益,优先选择并网光伏系统。
随着储能成本下降,“并网+储能”的混合系统(即“光储并网”)逐渐普及,兼顾并网的经济性和离网的可靠性,适合对供电连续性有一定要求的场景(如工商业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