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6-27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24年发展回顾与2025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在首都北京成功召开。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晟”)副总裁邢舟受邀出席同期重要活动“光伏发电项目技术经济性论坛”,并发表题为《华晟异质结产品及场景应用解决方案》的主旨演讲,全面展示了华晟新能源在异质结技术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与全场景解决方案,引发与会嘉宾高度关注。
行业深度调整期 高效技术成破局关键
2024年,全球光伏产业在能源转型浪潮中持续增长,但供需错配、贸易壁垒加剧等挑战促使行业进入深度调整周期。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会议中指出,缺乏竞争力的产能将加速出清,而技术革新与降本增效成为企业突围的核心路径。
邢舟在演讲中强调:“异质结技术凭借其高效率、高可靠性、低碳足迹等优势,已成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重要方向。华晟新能源深耕异质结领域,致力于以创新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异质结高效赋能,全场景应用加速落地
作为新一代主流电池平台技术,异质结结合晶硅和非晶硅薄膜技术的优点,具有完美的镜像对称结构和优异的光吸收与钝化效果,在效率和性能上均表现出显著优势。邢舟从异质结超高的发电量、卓越的发电效率、超强的可靠性,以及超低的碳足迹,详细解析了华晟异质结技术与产品的领先性,展示了其在全球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卓越表现。
随着对技术的不断攻坚与创新,华晟异质结组件最高输出功率可达768W,最高转换效率可达24.75%,多次打破行业纪录。华晟喜马拉雅、珠峰、昆仑三大系列版型组件已全面覆盖分布式户用电站、分布式工商业电站、集中式电站等,可适配各种复杂甚至恶劣的应用环境。如菲律宾棉兰老岛的海面漂浮电站、德国梅尔齐希农场的垂直电站等都进一步证明了华晟异质结组件的适用性和领先优势。
全国产业基地布局 赋能规模化发展
为加速异质结技术产业化落地,华晟新能源构建了覆盖全国的产能矩阵。邢舟介绍,公司以安徽宣城为全球总部及研发中心,并在大理、合肥、无锡、银川等地建设智能化生产基地,拥有20GW的异质结年产能。邢舟表示,“通过区域化布局,我们实现了就近供应、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依托规模化生产,华晟将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创新+生态共建,双轮驱动全球化布局
面对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预期超530GW的市场机遇,邢舟提出了“技术创新”与“生态共建”双轮驱动战略。他指出:2025年,华晟将联合产业链伙伴继续推进银包铜、铜电镀、0BB等降本技术规模化量产,持续探索钙钛矿叠层电池等前沿方向,不断突破异质结功率与效率,实现750W+异质结产品的量产。
此外,随着异质结技术的持续迭代与升级,异质结组件的转换效率不断攀升,740W+俱乐部将正式升级为760W+俱乐部。邢舟在报告中指出,2025年将是华晟新能源加速全球化布局的关键一年。公司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持续扩大市场版图,新兴市场将成为华晟的重点发力方向,海外出货占比预计显著提升,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全球光伏领域的领先地位,推动全球化战略向纵深发展。
“光伏行业的竞争已从产能扩张转向技术价值与全球化能力的较量。”邢舟在演讲中总结道。作为全球异质结产业化领军者,华晟新能源正以高效、低碳的技术突破与场景化解决方案,推动光伏从“替代能源”向“主力能源”跃迁。
未来,华晟将继续以高效、低碳的异质结技术为核心,携手合作伙伴加速能源结构转型,践行“让光伏真正成为第一能源”的使命,为全球零碳未来注入中国智慧与产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