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伏网 » 太阳能政策 » 正文

广东珠海市:推动风电光伏等新兴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

日期:2024-05-27    来源:国际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2024
05/27
14:3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风电产业 新型储能

国际能源网获悉,近日,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珠海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件指出,推动风电光伏、高端打印、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支持鼓励市内再生资源利用企业提标升级,积极申报国家规范条件企业。

支持企业绿色化改造,推动将企业利用自有厂房或场地新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或新型储能设施等项目纳入技改扶持范围。

原文如下:

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珠海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区政府(管委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技术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布局新质生产力,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快步向新型工业化迈进,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珠海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反映。

特此通知。

附件:珠海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质增效工作方案

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5月24日

(联系人:崔胜明;联系电话:2139892)

附件

珠海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质增效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全力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质增效,加快布局新质生产力,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快步向新型工业化迈进,结合珠海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技术改造作为保持制造业旺盛生命力最关键的密码,作为珠海坚持制造业当家的重点工程,作为撬动工业设备大规模更新的一个重要支点,坚持鼓励先进、淘汰落后,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家电、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重点产业领域,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链条化和安全化发展行动,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带动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努力为珠海在全国乃至国际产业发展中占据先机、赢得主动、保持领先提供强力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2024年至2027年,力争每年推动工业企业开展技改数字化转型不少于470家。到2027年,力争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实现倍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进一步提升;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高端化发展行动

1.加快重点行业设备更新。重点推动集成电路、半导体制造和PCB等领域更新高精尖设备,解决“卡脖子”问题,提升行业整体能级;新能源与储能产业加快设备升级迭代,以新优势抢占产业主导;家电行业通过智能化转型,实现机器换人和智能技术运用,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优势;生物医药、电子行业重点更新实验研发和检测检验等设备,不断提升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大力推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物流仓储、管理类等通用型设备的生产和应用,重点加强我市龙头设备企业产品的推广应用。每年选取若干行业,打造和评选一批高端设备更新标杆示范项目,并向本行业领域、各产业集群复制推广,形成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更新局面。推动船舶、造纸和纸制品、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低效甚至超期服役的生产(特种)设备。

2.推动先进设备制造供给。重点推动我市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数控机床、自动化物流、海洋工程、动力电池等装备制造企业,把握更新机遇,扩大生产规模,提升设备质量,增加品种型号,提供充足优质的产品供给;同时围绕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检验检测、纳米级高精度工作平台、高精度激光切割、巨量转移等领域,大力引进一批项目落地,形成我市新质生产力设备供给能力。依托“云上智城”搭建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推动全市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吸引企业设备上云上平台,打造高效的设备供销直通渠道,加快设备大规模更新的速度进程。

3.推动设备制造创新和质量提升。推动企业研发生产更多的市场化的新装备、新材料,支持企业申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和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相关扶持政策,推动重大设备供给和更新使用。推动产品设计和开发创新应用,深入实施工业设计赋能行动方案,以工业设计促进产品设备推陈出新。实施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引导和鼓励企业以卓越质量为目标建立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包括产品质量在内的质量管理水平。

(二)实施智能化发展行动

4.加快工业企业数转智改。引导工业企业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推动将企业数转智改项目(含工业软件)投入纳入技改扶持范畴。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围绕智能家电、印刷电路板、打印设备及耗材、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电网行业,遴选10家数字化牵引单位,推动中小企业对研发设计、生产管控、采购供应、营销管理、产品服务等各环节的数字化升级;突出以“机器换人、数据换脑”推动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推动我市更多企业加入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进一步提升全市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5.依托“云上智城”“低空经济”赋能带动。深入推进“云上智城”人工智能的垂直大模型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在创造发展“机器人大脑+视觉识别”等先进技术的检验检测设备应用场景的同时,引导传统企业走人工智能硬件化的道路,快速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珠海千行百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围绕“云上智城”建设、发展“低空经济”和推动工业企业数转智改等重点任务,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构建空地一体的低空立体交通网络,持续带动我市制造业和低空产业的设备更新及转型升级。

(三)实施绿色化发展行动

6.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落实绿色工厂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发挥绿色工厂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导向性作用,纵向形成国家、省、市三级联动的绿色工厂培育机制,横向通过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带动园区内、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创建绿色工厂,培育一批前瞻性、示范性、引领性国家级绿色工厂。

7.支持再制造和资源综合利用。落实国务院有关意见要求,推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有序推进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等产品设备及关键部件综合利用,推动风电光伏、高端打印、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支持鼓励市内再生资源利用企业提标升级,积极申报国家规范条件企业。

8.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对照国家《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推广《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落实《广东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能效水平提升为重点,鼓励工业企业开展节能诊断和能效对标,加快推动工业窑炉、锅炉、压缩机、泵、电机、变压器等重点用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推广应用先进节能降碳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严格落实能耗、排放、质量、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和设备淘汰目录,依法依规淘汰不达标设备。支持企业绿色化改造,推动将企业利用自有厂房或场地新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或新型储能设施等项目纳入技改扶持范围。

(四)实施链条化发展行动

9.推动产业链式发展。加强对重点行业链主企业的培育评定,发挥龙头链主企业在产业生态构建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依托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解决产业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设备更迭等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在加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推动配套企业融入龙头链主企业的工业互联网体系,形成“大手拉小手”的良好局面,推动产业整体转型升级、企业加快发展。

10.构建设备链式供给。推动构建工业企业和设备供应商的紧连接关系,引导支持企业之间加强上下游协同合作,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方式开展设备更新,推动将企业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纳入技改扶持范畴,形成更稳固的产业链供应链和紧密的生产协同关系。围绕光伏、新型储能领域,盘活“设备-生产-订单”全链路。在设备端,为光伏储能企业引进高端设备供应商,并通过支持工业企业开展光伏、储能绿色改造,为企业拓展市场订单,在全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路。

11.实施细分行业链式改造。围绕我市工业设备更新重点领域及优势传统产业,每年选取若干细分行业开展技术改造试点,2024年起,智能家电以香洲区为起步区,生物医药以金湾区为先行试点,电路板、锂离子电池和精细化工(电子化学品)以斗门区、经开区为核心区域,集成电路以高新区为重点,多点位同步展开,将试点成功经验做法向全市本行业领域复制推广。通过3至4年努力,推动企业扩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入,解决行业整体转型升级的痛点堵点,探索通过改造实现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

(五)实施安全化发展行动

12.加快推进老旧化工装置更新。以高栏港化工区为重点,深入推广应用连续化、微反应、超重力反应等工艺技术,反应器优化控制、机泵预测性维护等数字技术,更新老旧反应器(釜)、机泵、换热器、储罐、管道等设备。妥善化解老旧装置工艺风险大、故障率高、静设备易泄露等安全风险,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

13.提高民爆行业安全水平。以民爆行业为重点,以危险作业岗位无人化为目标,实施民爆行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和“机器人替人”工程,加大安全技术和装备推广应用力度,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

14.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装备。引导和鼓励我市安全装备制造企业研发生产新的设备品种和型号,提升设备质量,围绕工业生产安全事故、地震地质灾害、台风洪水灾害、城市内涝灾害、城市特殊场景火灾、紧急生命救援、社区家庭安全应急等重点场景,重点推广无人船、无人机等智能、先进和安全可靠的装备,促进各行各业安全设备的更新和安全水平的提升。

三、强化动能支撑

15.加强企业技改资金支持。出台我市新技改政策体系,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提升工程,鼓励支持“大技改”“快技改”,推动重大技改项目加快落地,快技改当年建设、当年完工;进一步放宽技改申报奖补政策准入门槛,引导“小技改不停步”;放大财政资金倍数效应,新增“保险增信、融资租赁”技改金融扶持政策,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

16.向上争取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政策支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有关政策,用好国家及省工业企业设备更新相关财税、金融等政策;申报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争取国家技术改造相关资金支持;组织工业企业积极申报国家超长期国债和省级企业技术改造、创新能力建设、普惠性制造业投资奖励等专项资金,不断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提升企业开展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动力和信心。

17.持续激发产业创新活力。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载体培育建设,力争全市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支持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突破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引导和支持企业申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评定,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到2027年,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不少于12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不少于450家。

18.强化企业培育和技改服务。持续做好企业培育,壮大优质企业群,组织评选和审定产业链“链主”企业(每条产业链遴选1-3家),组织开展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推荐工作,到2027年,力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15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3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200家。组织实施中小企业技改人才和质量管理培训活动,提升从业人员能力素质,推动企业技术改造质量和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认定一批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引导平台加强技术改造服务支持。

四、保障措施及要求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将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作纳入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专班调度,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重点问题。各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协同联动,建立完善工作的推进机制,对照本方案研究制定细化举措、抓好工作落实;要会同统计部门加强企业技术改造统计纳统工作的宣传培训与指导服务,确保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应统尽统。本方案将根据省以上有关政策举措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进行动态调整。

二是推进政银企加大合作。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通过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融合互动,撬动和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到我市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中,发挥金融的源头活水作用;同时加强对企业的融资服务,落实国家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密切与银行、保险、融资租赁等机构沟通协作,引导金融机构聚焦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等创新金融产品,开展金融供需对接,促成银企融资合作。

三是开展摸查储备和供需对接。每年定期开展动态摸查,编制工业领域落后低效和超期服役设备更新项目清单、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重点项目清单以及再贷款项目清单,滚动储备项目,掌握工作底数;认真开展设备更新供需对接,依据储备项目情况,线下开展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产业链协同供需对接会,促进设备、金融供给精准高效。

四是科学处理设备更新与项目招引的关系。突出处理好存量工业企业设备更新与优质设备供应商项目引进的关系,以设备更新的市场,牵引一批具备高工艺精度、高设备智能化特征,能够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端设备项目落地,实现招商引资与设备更新的良性平衡和双强互促。

五是强化督促指导。建立完善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月通报、季督导”工作机制,每月通报各区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情况,对完成不理想的区适时通过通报、约谈等方式督促整改;每季度对各区工业技术改造工作突出问题开展督促指导,聚焦年度目标任务,分析存在问题、研判投资形势、解决实际问题。

返回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首页

光伏资讯一手掌握,关注国际能源网 " 光伏头条 "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