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武清区崔黄口镇,“渔光互补”项目与当地自然景观构成了一道独特美景。作为2023年天津市首个并网发电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同时也是天津武清区单体容量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英利集团依托当地优质渔业养殖资源,将可再生能源融入其中,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多赢。
“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
崔黄口镇地处武清区东北部,有青龙湾河、柳河干渠、黄沙河干渠横穿境域,水资源丰富,鱼塘集中连片,水域面积占到全镇近1/3,也正是基于此,英利集团发挥自身全产业链优势,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与特征,布局“光伏+渔业”产业新模式,将绿色可再生能源持续注入当地,走出了一条“村新、业兴、景美、人和”的全新道路。
该项目整体装机容量为150兆瓦,占地面积超4000亩,由英利源盛建工参与开发建设,采用英辰新能源双面双玻高效太阳能组件,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以及防潮湿特性,并由英利云鹰提供智慧运维服务,从开发建设到组件提供再到运营维护,形成了一体化市场终端的完整产业链条。
根据单位面积的逐月太阳能总辐射量进行仿真分析计算,在安装中采用 26°倾角,能够将发电效率发挥最大化。此外,由于水体对光伏组件有冷却效应,可以抑制组件表面温度上升并减少来自水体表面的辐射,整体发电量可比同等条件下的屋顶或地面光伏发电系统高出10%-15%左右。
该项目年均上网电量约1.85万度,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5.7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6万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崔黄口镇地区日照时段长,太阳能资源丰富,“渔光互补”可以充分利用好当地的太阳能资源,增加当地的绿电供应,改善当地的能源结构,在发电的基础上实现了渔业同步增收,实现对阳光、水面等资源的高效利用,让原有土地资源不断增值,促进了“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多方位发展。
当阳光在光伏组件之上跃动,与波光粼粼的鱼塘交相呼应,这是时代的印记,也是绿色发展的能量,“渔光互补”的模式不仅体现着资源优化配置的示范应用,更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浓厚底色。
30年深耕光伏行业,30年行业经验累积,目前英利集团在全国设有4个业务大区、21家省级公司,开发分布式、大型地面电站、“光伏+”等全场景应用项目,广泛服务于工业制造、农业、渔业、能源、建筑、交通、物流仓储、新型城镇化、矿山修复、综合能源管理等80多个行业和领域;在保定、陕西建有光伏产品智能化制造工厂,光伏组件年产能7吉瓦,可生产兼容各种工艺电池的光伏组件种类超70种;依托7大区域运维中心、远程集控智慧运维管理平台,为光伏、风电和储能项目提供资产保值增值服务,运维电站超600座,总量达8吉瓦,覆盖28省、110多个地市。今年,英利集团首推分布式光伏一站式解决方案“英辰自由光”,为业主提供项目融资、开发与设计、工程建设、智慧运维以及绿电和碳资产交易全周期服务,为分布式光伏打造差异化、一站式服务创新模式。
英利集团在立足组件自身品质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探索产业融合新模式,未来将在更广泛的形式和区域中将高效光伏组件应用其中,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