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表示,国内光伏硅片制备的技术壁垒并不稳固,限制出口会对中国光伏行业的全球竞争力以,及鼓励资本输出以应对老龄化等,形成不利影响。因此,白重恩建议,将光伏硅片制备技术不列入限制出口技术目录。
2022年12月30日,商务部、科技部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拟将大尺寸硅片技术、黑硅制备技术、超高效铸锭单晶/多晶工艺等“光伏硅片制备技术”(213106X)纳入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这引发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
小编注意到了公开的以下主要观点:
这一拟订举措体现了中国监管部门对防止产业链外流、保持中国光伏制造主导地位,以及对海外贸易限制措施的政策态度。
国内首次从官方层面对光伏行业技术纳入限制性技术出口名单之列,这与我国近年来在光伏技术领域的迅猛发展相关。
中国太阳能行业的市场领先者地位无疑对美国、欧盟和印度在发展本土太阳能制造业方面的努力感到担忧,因此最新的技术出口管制很可能是一种回应。
我国要依托光伏制造领域发展基础,集聚产业创新要素,加大科研投入,加快光伏技术创新及应用,引领光伏产业升级,助推既定目标的顺利实现。
从国内企业反馈情况来看,已经在海外,尤其东南亚完成布局的头部组件企业受目录影响有限,但国内企业有后续海外布局的计划的将受到较大影响。
不过,目前也是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白重恩称,光伏硅片制备技术壁垒不高。国内光伏硅片技术(单晶硅片)源于半导体硅片技术,但纯度、表面的平整度、光滑度、洁净程度以及硅片切割等相应的参数要求比半导体低,制造过程相对简单。中国光伏产业主要是依靠成熟的工业体系、人工成本低、供应链配套完善等优势,才建立全球产业领先的地位。
白重恩分析,近年来,美国、欧盟、印度、韩国等国和组织通过多次反补贴、反倾销、201、301、反规避等贸易手段遏制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为实现能源安全和独立,降低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依赖,美国、欧盟、印度等先后发布了《2022削减通胀法案》(IRA法案)、欧盟“欧8条”等各项激励措施,鼓励制造业本土化。在此环境下,“中国光伏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此时,若限制该技术出口,由于增加了审批环节,对海外合作和谈判将带来不确定性,影响市场布局的最佳时机,从而影响海外产业链布局和海外市场拓展,导致国内光伏产业应对国外贸易壁垒的措施落空。而一旦海外市场形成空缺,欧美、日韩等掌握半导体硅片技术的外国企业可以快速对中国光伏企业形成替代,对国内光伏产业发展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白重恩在提案中表示,经初步调研,自发布征求意见以来,海外多家企业已开启中国技术的替代方案,与欧洲、美国等老牌停产的企业研究重启切片机设备制造和光伏拉棒、切片产能建设方案。
目前,白重恩“将光伏硅片制备技术不列入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的提案建议能否被相关部门采纳,小编还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