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各省市渐次下发的光伏指标规模已达近百GW,市场放量的同时也加速了逆变器企业新一轮竞争的到来。
根据最新资料统计,华电、大唐、国家电投等央国企先后启动了超80GW的逆变器招标,已公布中标结果的企业报价只差毫厘。对于渐渐走出“价格战”泥潭的逆变器企业,新一轮竞争焦点又在哪里?
技术与市场顶格协同
逆变器企业的竞争几乎从未停息,竞争焦点也是数次变换,从散热、集中与组串、两路MPPT到多路MPPT、1000V到1500V,从价格战到行业洗牌再到不知凡几的新入局者,十余年的竞争之后是逆变器行业长足的技术进步与BOS成本、度电成本的显著下降。
激烈的竞争自然也造就了龙头企业的乘风而上与败者的黯然离场。根据IHS Markit发布的2021年全球逆变器出货排行来看,行业龙头阳光电源摘得冠军宝座,而这背后则是其对技术、产品以及市场的完美融合。
阳光电源副总裁李顺表示,“阳光电源顶格推进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尤其在电力电子技术方面,始终坚持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不断提升技术、产品与市场的顶格协同优势。”
2021年,阳光电源研发费用超11.6亿元,同比增加44%。目前在合肥、上海、深圳、南京、慕尼黑、荷兰建有全球六大研发中心,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40%以上,累计申请专利4400余件,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上硕果连连,为技术与产品的顶格协同提供了重要支撑。
光伏全面平价以后,光伏应用场景愈发多样和复杂,对技术、产品与市场需求的深度协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样性市场与异质性需求,阳光电源深度聚焦,因地而宜、创新灵活设计,形成了从10kW到8.8MW功率的全系列、全场景的创新产品家族与系统解决方案,并不断推陈出新,始终保持绝对领先优势。
去年,阳光电源相继推出大功率组串逆变器SG320HX,引领300kW+组串新技术;1+X模块化逆变器,对传统逆变器进行了重大革新,兼具集中逆变器和组串逆变器优势,每个模块独立的MPPT设计,具备更高的跟踪精度和即插即用式的简便运维,开创了行业新品类。与此同时,针对户用、工商业分布式以及县域光伏推出了三大场景解决方案,全面助力整县光伏推进。
尽管已经在逆变领域取得卓然成绩,但阳光电源并不满足于此。李顺坦言,不能单纯依托逆变技术的创新来提高发电量,而是要从整个电站系统的角度去创新,这也将是阳光电源未来持续大幅投入研究的主方向。
光储融合 筑就逆变新壁垒
自“双碳”目标划定以来,光伏电站规模增长提速,2021年光伏新增并网规模创纪录的达到54.88GW,水规总院则预计今年光伏新增规模或达100GW。光伏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的背后是电网承受的冲击也越来越大,建设新一代友好型光伏电站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在李顺看来,随着光伏逆变器转换效率普遍性的达到99%以上,从设备本身而言对整个光伏电站发电量的提升已经慢慢做到了极致,更多的还是要关注其端对端之外延伸出去的链条,以逆变器为核心打造系统化的产品。
以中压侧为例,过去做中压变压器的厂家对光伏电站前端的工作场景与工况不了解,阳光电源从系统整站式设计出发,行业首创智能中压关断解决方案,通过逆变器、集电线路上的断路器、升压变之间信息互通和算法控制,实现夜间智能关断,降低夜间SVG运行损耗,消除光伏电站夜间空载损耗。此外,阳光电源通过与国家电力系统的相关研究机构深入合作,通过软件算法的不断进步,实现主动响应电网需求,为电网提供更多的支撑。
在“落子”电力电子技术、数字智能化的同时,阳光电源早就深度布局光储融合的相关产品。2021年,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发货实现几何级增长,全球出货达3GWh,其营收占比达13%。
阳光电源的光储融合一直走在行业前列,这也是他们引领行业的最大优势。具体到产品方面,今年5月推出业界首款“三电融合”的全系列液冷储能解决方案PowerTitan、PowerStack,通过软硬件同平台设计,ESS、PCS、EMS等关键设备全部自研,实现储能系统专业一体化集成,让储能安全和电网安全从被动防护、适应,向主动安全、支撑转变,进一步提寿命、增效率、降损耗,综合降低LCOS(储能度电成本) 20%以上。
谈及逆变器行业新的竞争焦点,李顺认为,“要具体分市场来看,对于地面电站而言是更高的电压、功率以及功率密度,对于户用及分布式而言,则是产品的小型化、智能化、绿色化。但毋庸置疑的是,未来逆变器行业的制高点肯定不再是单一的产品比拼,更多的还是要落到具体的系统解决方案上。
良性竞争推动行业进步一直是光伏行业的主旋律,在外是光伏发电成本优势与其他能源品类的竞争促成了光伏行业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于内则是设备企业之间的竞争推动了技术进步与度电成本的降低。作为行业龙头,阳光电源正以逆变器为核心,通过产品与市场顶格协同、光储深度融合等全系统化的产品创新路径,构筑其新的竞争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