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10日上午,“荒漠区光伏电站规划与生态设计”边会在利雅得《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中国馆”举办,本次边会由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宁夏龙源新能源公司联合主办。
大会将深入探讨光伏与土地荒漠化治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推动新能源在全球土地荒漠化治理中的应用,并发布光伏电站促进荒漠化治理发展倡议。
UNCCD前副执秘Pradeep Monga、UNCCD科技委员会郭瑜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潘兵、中卫市市长马洪海、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文斌、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王伟营、宁夏中卫市林草局局长刘天平出席本次会议。
同时,龙源宁夏公司董事长艾进才、内蒙古颐祥杰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博士、研究员虞毅、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首席技术专家、国际业务部主任姜昊、十一科技海外服务部执行部长陈思宇、中国电建中东北非区域总部沙特国别副代表阚成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
会议上半场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国际部主任姜昊主持。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前副执行秘书长Pradeep Monga先生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前副执行秘书长Pradeep Monga先生视频致辞。他提出“土地-光伏+”模式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助力中国双碳目标和全球可再生能源转型。并强调,在“土地-光伏+”模式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单打独斗,走得快;携手合作,走得远。”
UNCCD科技委员会 郭瑜富
UNCCD科技委员会郭瑜富表示实现2030年土地退化中和(LDN)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核心目标。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走在实现LDN的前列,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应对荒漠化和提升绿化覆盖率的道路。中国通过将LDN与风能和光伏能源项目发展相结合,展示了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如何积极为荒漠化防治做出贡献。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 潘兵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潘兵指出,按国家规划4.5亿千瓦清洁能源大基地的规模进行初步测算,在2030年前将使用1200万亩的沙戈荒土地。规划文件明确,这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要实现生态友好、经济优越。然而,如何实现光伏与生态协同还有很多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工程问题和管理体系问题有待解决。这是个跨行业的问题。
“此次大会显示了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国际生态治理的积极姿态和强大的实力。也希望更多政府机构、大型能源企业能够以实践行为向世界展现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角色,积极参与国际生态治理。”说道。
中卫市市长 马洪海
中卫市市长马洪海简要介绍了中卫市“光伏治沙”的路径和成就。近年来,中卫市沙漠旅游、沙漠农业、沙漠光伏产业蓬勃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中卫防治荒漠化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每年吸引世界各国万名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学习,向世界展示了防治荒漠化的“中国方案”和“中卫模式”。
中卫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以“光伏+草地”、“光伏+灌木林地”、“光伏+沙漠治理”三种典型模式为牵引,以“宁湘直流”通道破题,引进龙源、国电等11家企业建设“沙戈荒”新能源产业基地,构建出“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的农牧交错带生态治理体系,为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和现实依据。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杨文斌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文斌在致辞时表示,一亩地建设50千瓦的光伏,在酒泉等光照资源好的地区,发电量可达10000千瓦时,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这使得沙漠戈壁荒漠这些生产力极低的地区,通过光伏创造了了几百上千倍的生产。近年来,中国光伏治沙在宁夏、鄂尔多斯等地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在此次大会上得到各位领导的热情赞扬。今天的边会不仅仅是中国光伏治沙事业的里程碑,更是全球光伏治沙事业的重要的里程碑。
随后,中卫市光伏生态协同创新实证基地启动仪式举行,清华大学、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中国林科院、中科院等单位的10位专家获得中卫市光伏生态协同创新实证基地专家委员聘书。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王伟营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王伟营以“中国荒漠地区新能源与生态协同发展”为主题做出简要概述,他指出,中国荒漠地区新能源基地“农光互补”、“林光互补”、“牧光互补”模式形成了产业与生态的良性循环。以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为主,辅以植被覆盖、沙障固定、土地复垦及生态旅游开发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治沙方案,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然而,在他看来,在实现太阳能大规模开发的同时,需要从项目区气候、土壤、水源、植被类型及光伏板的布设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基础上,以风沙治理为核心,优化光伏组件和阵列自身的防风固沙设计,采取铺设沙障、改良土壤和种植植物等措施,达到最佳生态治理效果,形成最适合光伏项目实施区域的生态治理模式。
宁夏中卫市林草局局长 刘天平
宁夏中卫市林草局局长刘天平对中卫市荒漠化治理工作进行了介绍。“一是加快推进工程治理。认真落实中卫市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规划,实施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固沙锁边、香山沙化土地治理、特色沙产业发展、黄河护岸林建设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到2027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225万亩。
二是创新光伏治沙技术。加快建设腾格里沙漠6GW光伏电站项目,邀请清华大学、中科院、水规总院等科研机构和央企,组织国际国内顶级能源专家和生态专家,为光伏生态协同创新提供学术支撑,围绕沙漠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生态设计、生态治理、生态效益评估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实证和管理创新,打造光伏与荒漠化治理协同的国际标杆。
三是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腾格里沙漠6GW光伏电站项目已成为清华大学荒漠化防治研究合作伙伴,希望更多国际代表和荒漠化治理专家来卫指导,分享治沙技术和光伏生态协同创新成果。”
龙源宁夏公司董事长 艾进才
龙源宁夏公司艾进才董事长介绍了龙源宁夏公司在腾格里沙漠光伏基地光伏治沙设计与生态效益,并和大家视频分享了该基地在光伏治沙技术、产业融合和生态改善方面的发展。
内蒙古颐祥杰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博士、研究员 虞毅
内蒙古颐祥杰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博士、研究员虞毅介绍了绿色低碳治沙模式、生物降解沙障治沙技术和产业治沙优势。他表示,绿色低碳治沙模式是生物降解沙障技术+近自然植被修复理念相结合,生物降解沙障保持防护效果8-10年、平均造价降低约50%。生物降解沙袋沙障治沙技术的优势是以沙治沙、无需道路及运输条件 ,且制造聚乳酸纤维产品的CO2排放量较化学纤维减少2.8倍,产业治沙可使搬运量降低20-60倍,采用连续铺设方式,治沙速度提高3-5倍。
会议下半场由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博士主持。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首席技术专家、国际业务部主任 姜昊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首席技术专家、国际业务部主任姜昊介绍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展望。姜昊表示,中阿可再生能源合作应从三方面展开,一是加强中阿企业的合作互信,充分发挥中国制造产能与产业链优势,加强与阿盟在前沿技术与新兴产业方面的务实合作。二是建立规模化发展的理念,提升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整体能力。三是积极探索新的可再生能源合作模式,发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等组织的优势,通过大型国际交流活动,共享技术经验、开展联合研发,加强在风能、太阳能、储能和氢能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中阿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十一科技海外服务部执行部长 陈思宇
十一科技海外服务部执行部长陈思宇着重介绍了由十一科技创新发明的光伏树,据陈思宇介绍光伏树是一种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绿色能源科技树,让太阳能惠及到千家万户的百姓生活成为可能,拥有几十项专利,并获得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国际贡献奖。光伏树布置非常灵活,可以布置在房前屋后、院中、道路两侧、公园等地方。
中国电建中东北非区域总部沙特国别副代表 阚成
中国电建中东北非区域总部沙特国别副代表阚成先生做了“中国电建海外光伏项目建设实践经验分享”报告,向观众展示了海外光伏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主要注意事项、生态保护、技术发展以及实践成果。
最后,在合作平台启动仪式宣布了中卫市龙源电力腾格里沙漠光伏基地成为清华大学—UNCCD REPER合作平台研究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