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美国《涉疆法案》(UFLPA)正式开始实施,该法案涉及新疆生产的棉花、西红柿以及光伏多晶硅等产品,有效期为8年。美国国土安全部公布的涉疆企业名单中,包括合盛、新疆大全、新疆协鑫和东方希望等多家多晶硅企业,但不包括下游光伏企业。新的UFLPA实施后,可以看作是对此前光伏暂扣令(WRO)的升级。
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上周发布的指南称,从新疆地区外采购多晶硅的太阳能企业也可能会被审查,因为需要核实在其产品制造过程中是否与新疆多晶硅混合。
CBP发布的指南中还提到,涉及多晶硅产品的进口,供应商需要提供多项证明,其中包括:提供完整的供应链文件,列出出口货物中涉及的所有实体;提供生产中每个步骤的流程图,并确定每种材料的来源地区;提供与每个生产步骤相关的所有实体的清单,即使出口公司没有直接与他们合作。同时也要出示证明,来自中国的货物没有全部或部分在所谓的非自愿劳动下进行生产制造。外交部和商务部都向美国发出强硬警告:中方对美国予以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并将采取有力措施维护自身利益。
据了解,上述的美方法案于2021年12月由总统乔·拜登(Joe Biden)签署,在该法案正式实施前,美国针对中国进口的相关产品实行暂扣令(WRO),此前部分中国组件企业出口至美国的数百兆瓦太阳能组件,就因此被扣留了数月,尽管这些企业表示没有使用合盛硅业的多晶硅,而在今日该法案实施后也将替代WRO。
笔者了解到的信息显示,在国内的重点组件厂商中,晶澳科技被认为是拥有一条完全摆脱强迫劳动问题的供应生产线,它主要使用美国制造的多晶硅、越南的硅片及电池,来制造其组件。而晶澳官方也表示,在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地拥有全产业链,年底会有4GW的总产能投产。
据判断,如果美方实施该法案,一些同行将可能受限于对美出口,这部分的缺口,将有助于晶澳填补,从而让其对美出口量得以增长。
来自券商的消息显示,部分组件厂商通过UFLPA法案最简单的方式便是:类似晶澳那样,硅料、硅片及电池组件全部来自海外,进行全面采购及制造加工。(据称晶科等公司都已这样操作。)另外,我国组件厂商也可以提供美方所需要的详细、供应链的所有信息,从而证明所使用的供应商名单不再上面列出。
当然,美国目前的光伏相关产业链的反对声也十分强烈,当地电站建设方和投资方、批发商等,都对于美方所采取的种种限制深感不满,这将大幅推动当地产品线的全面上涨。2021年,美国的光伏安装综合成本,已经同比提升了19%。日前由于各方疾呼,美国白宫也正式发布声明宣布,将对从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采购的太阳能组件,给予24个月的关税豁免。因此上述UFLPA法案中、针对新疆原产地的相关限制措施,也有可能会发生松动。
尽管美国当地的光伏市场会让中方企业感到头疼、各种限制层出不穷,但欧洲市场的业务向好也继续让中国光伏组件厂商及相关产业链受益匪浅,市场用“火爆”二字来形容毫不为过。
来自国金证券的消息称,5月国内组件出口14.82GW,环比增长19.27%,同比增长77.27%;1-5月光伏组件累计出口68.55GW;同比92.62%。5月电池片出口1.82GW,环比增加6.46%,同比-17.59%。
欧洲地区的出口额占据了前五月出口量的一半,大量分布式需求涌现,给出的价格也较高,因此对整个国内的组件和分布式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带来了较好影响。同时也大幅提高了国内组件厂商的单瓦盈利水平。国金证券也表示,欧洲、巴西持续高景气,澳大利亚出口环比恢复,同时国内装机环比+86%,产业链整体景气度维持高位。
消息背景:
2021年12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维吾尔族强迫劳动预防法案》(以下简称《涉疆法案》),规定将于2022年6月21日起实施“可反驳的推定”,推定新疆及部分清单实体生产的产品均为通过强迫劳动生产的。2022年6月13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发布了进口商操作指南。由于美国《1930海关法》第307条禁止全部或部分通过强迫劳动生产的产品进入美国,《涉疆法案》的实施将导致新疆生产的产品及可能用新疆产品生产的大量下游产品对美出口遭遇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