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硅料的产能规划来看,近一两年新产能的逐步投放将会逐步的打开制约行业装机量的供给瓶颈,如无意外,光伏装机量的增速的提升是大概率的事情,而随着硅料产能的投放,各环节的利润分配会是如何的变化则是一个充满博弈和不确定性的课题。
市场上普遍有观点认为,组件环节将是一个受益较大,盈利水平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改善,事实是否如此,笔者将尝试进行跟踪和分析。
近期年报和一季报陆续公布,多家组件企业的去年Q4和今年Q1的组件单瓦盈利情况也陆续从各渠道得以获知,略作收集如下:
几家企业的组件业务的单瓦盈利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粗略统计一下光伏几个主要环节的价格变化,如下:
由于组件从订单到交货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假设按Q4的组件价格,然后采购硅料、硅片、电池片等假设按照当季Q1的价格(实际上还需考究各个项目的交付周期,例如分布式可能就会很快,一个月左右,地面电站和海外的可能就要长些了),可见组件的价格Q4比Q3是有所上涨的,而采购物料的价格Q1相对于Q4均价是持平(电池片)或者下跌的,因此整体而言,组件企业的盈利水平是有改善的条件的。
因此,虽然东方日升还没有透露1季度组件的单瓦盈利,但是从大环境来看,大概率还是可以实现单瓦盈利的改善的,昨晚公布的一季报也可作为佐证(东方日升一季报硅料业务的盈利应该也贡献了不少)。
而Q1组件的价格均价相对Q4是有下降的,而Q2的硅料价格仍维持小幅上涨,因此二季度组件的盈利提升还是有不小的压力。
大致罗列一下对组件单瓦盈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硅料成本(假如硅料价格下降,一体化程度低的组件企业受益更多,反之,在硅料价格保持高位的情况下,一体化程度高的组件企业则更为稳健)
2、技术带来的效益,例如N型硅片带来的溢价,在多个场合可以了解到topcon技术可以带来一定的溢价。至于HJT和大尺寸是否可以带来多少溢价,这个还需要后续继续研究研究。因此新技术的产能投产可能会对业绩带来提升。
3、各项费用的节约,例如晶科能源上市带来的财务费用的节约。近期的汇率贬值是否会给组件出口比例较大的企业带来费用的受益,从而提升单瓦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