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伏网 » 光伏人物 » 正文

他是宁波首富,也是“光伏首富”,身家超刘汉元、李振国

日期:2021-11-26    来源:能源严究院  作者:严凯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2021
11/26
11:0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合盛硅业 罗立国 硅料

20天前,在《2021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单》中,现年65岁的合盛硅业创始人罗立国家族凭借1372亿元的身家位列第20位。 

过去一年中,他的财富增速甚至超过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涨幅高达惊人的500%。而凭此榜单,这位低调富豪由此逆袭为宁波首富。 

罗立国财富之所以增长如此之快,得益于合盛硅业踏在了时代的风口之上。中国“双碳”国家战略犹如给光伏产业装上了急速腾飞的翅膀,而其中受益最大的则是产业链的上游多晶硅生产商,以及多晶硅的原材料工业硅生产商。 

目前,合盛硅业是中国最大的工业硅生产商,拥有80万吨(2020年)产能。如果从光伏全产业链来看,这家硅业巨头无疑站在了“食物链的最顶端”。 

今年以来,硅料价格一路飙涨,从年初每吨不到9万元,涨至每吨超27万元。相比之下,工业硅价格涨势更加“离谱”,仅9月份暴涨6倍,从1.5万元/吨涨至9万元/吨。 

如此火热的市场行情让合盛硅业股价一路飙升,股价从年初的不到40元,涨至9月份最高超过220元,罗立国的身家也因此水涨船高。 

如果将时间拉回到30多年前,这位宁波首富还仅是一位“草帽匠”。但在时代浪潮中,罗立国选择“长期主义”,毅然放弃短平快的房地产业务,转战硅材料领域。 

如今,罗立国的财富排名高于位列30位的通威集团创始人刘汉元和位列第37位的隆基股份创始人李振国家族,成为“光伏首富”。 

他有着怎样的创业故事? 

“草帽大王” 

1956 年,现年65岁的罗立国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长河镇。长河镇有着“草帽之乡”的美誉,过去家家都有编帽人。而罗的第一次创业即与草帽有关。 

创业之前,这位农家孩在毕业之后曾被分配到一家国企上班,端上了令旁人艳羡的“铁饭碗”。 

但和其他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一样,罗立国的经历遵循着同样的“脚本”——辞职下海。 

1988-1989年间,他毅然辞去了国企的工作,拿着辛苦攒下来的几千元,以及从亲戚借来的1万多元,在家乡慈溪市申谊工艺品厂。 

罗立国的选择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到8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东风几乎刮遍了中国东部沿海的各个角落。从1984年起,中国政府正式鼓励乡村和中小型城镇发展更是让一些胆大敢闯的年轻人率先富了起来。 

到1989年,已有大约7000万人在1000万中小企业工作。许多这类工厂的员工只不过一二十人,他们制造的消费品、简单纺织品、砖瓦、水泥和肥料,1987年几乎占中国大陆总产量的20%。[1] 

罗立国的工厂就是这样一个“小作坊”。他请来了8个能工巧匠,租了6间农舍,专注于生产各种精致的草帽。 

不过,当时国内的经济环境非常不利于私营企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位年过三旬的青年选择的创业时机并不太好。 

198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在《元旦献词》里非同寻常地写道:“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经济生活中明显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党政机关和社会上的某些消极腐败现象也使人触目惊心。” 

这一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降到了1978年以来的最低点,尤其是刚刚萌芽不久的私营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记载,1989年下半年,全国个体户注册数减少300万户,私营企业从20万家下降到9.06万家,减少一半以上。[2] 

更为严重的是,自1981年以来针对私营企业的规模最大的整顿运动开始。而这项运动首先打击私营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 

以民营经济发达的江苏省为例,从当年5月重点普查私营企业的税收,得出的结论是“当前个体户偷漏税情况非常严重,占到企业总数的80%”。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改革先锋“傻子瓜子”的倒下。这一年9月25日,“傻子”年广久没能逃脱第二次牢狱之灾,他因贪污、挪用公款罪被逮捕入狱,“傻子瓜子”公司也因此关门歇业。 

两年前,年广久跟芜湖郊区政府联营办了一个瓜子厂,但他看不懂会计制度制作的规范账目,于是厂里的财务自然是一本糊涂账。 

年广久的案例曾一度让私营经济“蒙尘”,打击了民营老板们的积极性。不过,罗立国的草帽生意似乎并没有受太大影响。 

创业第一年,他既是老板,也是推销员,平均每天工作时长12个小时以上。在他的努力下,合盛集团当年就实现产值260万元,震惊了整个慈溪。 

与其他私营老板不同的是,罗立国并没有一头扎进低端草帽的红海市场,而是主打生产高档帽子。 

中国民营经济的待遇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得到改善。罗立国的帽子生意也从这一年之后开始扩大规模。 

1993年,他决定引入外资,与香港裕足有限公司合资兴办了宁波合盛工艺品有限公司,成功将草帽生产规模扩大数倍。 

通过对国外市场的考察学习,以及对公司设备的改造,与香港公司的合资让长河镇的帽子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并成功揽下Gap、Gucci、DKNY等国际大牌客户。 

最值得称道的是,就连英国女王、日本皇室都是合盛所生产帽子的忠实粉丝。 

经过十年的发展,合盛草帽出口业务年营收超过1000万元美元,平均每天销售上万顶,工厂的工人更是多达400多人。 

但如果罗立国仅将视野局限在草帽业务,合盛或许永远仅会是一家小而美、专而精的小公司。 

在攒下了第一桶金后,这位私营老板开始谋划改换赛道。 

“硅王之王” 

不过,在杀入硅材料行业的同期,罗立国也不免俗地在房地产市场淘了一回金。 

1999年,罗立国抓住中国城市化发展机遇,成立了杭州欣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始投资房地产业。他与绿城置业等名企合作,先后开发了不少高档房地产项目。 

这一年,正值新中国成立50之际。22年后将罗立国排上百富榜21位的英国人胡润因在中国“炮制”出一份50人名单的富豪榜而开始成名。 

不过,即便在房地产行业,罗立国也仅仅是众多淘金客中的一名小卒。在房地产行业要想混迹成大佬需要更大的冒险精神,这似乎不太符合其踏实谨慎的性格。 

正当房地产业务开始步入正轨时,罗立国竟然选择全身而退。这让身边亲友感到十分诧异,甚至认为他脑子锈了。 

之所以退出房地产市场,是因为他从热火朝天的房地产投资市场敏锐地嗅到了暗藏其中的危机。另一个原因则是,他寻找到了另一片“蓝海”。 

事实上,早在1997年,罗立国就曾通过深圳一家外贸公司第一次接触硅材料。这个在上世纪50年代兴起的领域在当时的国内依旧鲜有企业涉足。 

不过,进军这个行业需要较大的勇气。房地产和硅材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领域,前者更讲究政商关系,门槛不高,堪称暴利;后者前期投资大,但市场前景不明。 

在短期主义和长期主义面前,罗立国选择了长期主义。 

但从另一个侧面来观察的话,或许是另一番景象。与房地产厮杀惨烈相比,硅材料领域尚属于空白市场,一旦成长起来,就很容易成为“龙头”。 

个中选择,考验的正是掌舵人的眼光和魄力。在罗立国看来,这个市场有着巨大的前景,而由于它属于高科技领域,门槛较高,能够很好建立自己的“护城河”。 

事实上,中国有机硅行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成功开展了万吨级流化床合成甲基氯硅烷工业性试验。 

到了1994年,中国最终打通了全流程,并在1997年成功实现甲基氯硅烷产量突破万吨大关。在关键技术得到突破后,有机硅产业大规模市场化发展有望一飞冲天。 

而到了2000年后,国内厂家通过不断完善工艺、扩建和增建装置,开始出现5万吨级和10万吨级流化床。数据显示,2001年,全国甲基氯硅烷产量4.7万吨,2001年6万吨,2003年突破10万吨。 

但数字的另一面是,中国的10万吨产量不到世界总产量200来万吨的5%,中国有机硅产业的市场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思虑再三后,罗立国决定豪赌一把。2003年,宁波合盛集团成立。两年后,这位慈溪富豪又在浙江嘉兴成立浙江合盛硅业有限公司,投产硅基新材料。 

选准了赛道之后,合盛硅业开启了快速扩张模式。 

此后数年,合盛硅业以以浙江嘉兴为总部基地,先后在新疆石河子、新疆鄯善、四川泸州等地建设产业基地,同时上马有机硅、工业硅生产线。 

2017年,合盛硅业成功登入上交所主板,发行价为19.52元。截至2021年11月24日,合盛硅业股价为156.5元,市值达到1681亿元。 

2020年,全球工业硅消费量约311万吨,合盛硅业拥有80万吨产能,其中产量约为50万吨,成为目前这个行业工业硅产能第一的企业。 

此外,该公司还计划在云南建设80万吨工业硅。 

而在有机硅方面,合盛硅业目前单体产能超过90万吨,是国内最大的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拟新建及扩建单体项目产能为100万吨, 

从2005年至今,罗立国花了16年时间成就了“硅王之王”。 

如今,尽管早已过了花甲之年,但罗立国依然乐在其中。他曾说,“创业奉献是我最大的幸福,哪怕每月在新疆、四川、浙江、上海之间打飞的”。 

如果没有这一份坚持,又怎会有如今的合盛“王国”。 


返回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首页

光伏资讯一手掌握,关注国际能源网 " 光伏头条 "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