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迟了几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上线终于迎来曙光。
7月14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指出,全国碳市场将于近期上线交易,目前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
据了解,启动仪式将在北京、上海、武汉三地同时举行,随后开始第一批交易。
不过二级市场上,今日电力、碳中和板块却双双冲高回落,煤炭板块反倒震荡走高。
全国碳市场将于近期启动
1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赵英民指出,总体来说,全国碳市场的数据质量符合要求,全国碳市场将于7月择机启动。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进一步表示,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启后,将不再支持新增试点,现有试点须做好向全国碳市场过渡准备。全国统一的碳市场运行后,发电行业重点单位不再参加地方碳市场交易。
据此前消息,全国碳市场运行初期以电力行业为突破口,在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配额管理的发电行业中,共有2225家发电企业和自备电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40亿吨/年。这些企业将成为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的主体,其他机构和个人暂不能参与。
“下一步,分行业完善配额分配方案,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完善之后,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覆盖面。”赵英民说,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已连续组织开展全国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的数据核算、报送和核查工作,后期,将按照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个,加快对相关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国家标准修订工作,研究制定分行业配额分配方案。
对于颇受关注的碳价问题,赵英民表示,目前看,全国碳市场尚未启动,还不好说碳价是多少,但从过去几年的运行情况看,全国七个试点省的加权平均碳价应该是40-50元/吨之间,考虑通过改进配额分配方法,引入抵消机制等政策措施,来引导市场预期,从而形成合理的碳价。此外,中方正在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第六条的谈判进程,推动构建巴黎协定下的全球碳市场机制。
电力、碳中和板块双双下挫
碳市场上线刚有消息流出时,便有业内人士指出,通过碳市场能有效协调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电力行业率先进行碳资产交易相比其他传统行业要容易,因此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将为电力板块带来明确利好。
7月6日,东方财富电力行业主力净流入达12.82亿元,创三月底以来板块主力净流入新高,华银电力、闽东电力与三峡能源等个股均出现涨停。
不过14日,在大盘整体飘绿的影响下,电力、碳中和板块双双走低,午盘均收跌0.3%,其中电力板块29股下挫,只有涪陵电力、长源电力涨幅超过7%;碳中和板块55股下挫,只有做燃烧控制设备的龙源技术拉动20cm涨停。与此同时,煤炭板块却震荡上扬,截至午盘指数涨幅达1.23%,个股兖州煤业涨停,中煤能源涨幅一度触及9.92%。
消息面上,随着全国多地迎来夏季高温,电厂日耗快速回升,显著高于历史同期水平,而就供给端看,进口煤量的边际增量或有限,国内产量亦无明显的增产增供迹象,煤价仍处高位,因此煤炭个股出现上行。
在此背景下,华西证券表示,煤炭板块上市公司的二季度业绩预计将量价齐升、同比大增,看好此前涨幅较少的动力煤龙头韧性、供给端收缩逻辑稳定且持续的焦煤龙头,以及二季度具有业绩弹性的标的。
首创证券分析师邹序元则表示,碳交易市场是双碳行动的重要手段,将影响各行各业的成本和收益。除清洁能源运营商、实现减排的企业外,建议同时关注另外两条投资主线,一是碳监测、碳数据、碳金融;二是高排放工业部门内的产业升级。
全国碳市场上线已推迟三周
实际上,早在6月25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就曾计划开市,但临近上线被主管部门紧急叫停,业内猜测原因主要有三:第一,相关数据核查暴露问题;第二,相关政策法规仍有待完善;第三,当时的行政流程尚未走完。
7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通报了全国首例公开披露的碳排放报告造假案件——“内蒙古鄂尔多斯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虚报碳排放报告案”。业内分析,正是该案引起了监管层对碳排放数据准确性的关注,因此对全国碳市场开市时间做出推迟。
上述案件中,内蒙古鄂尔多斯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将2019年排放报告的部分编号、样品标识号、送检日期、验讫日期和报告日期等内容进行了篡改,并删除了防伪二维码。不过,该司面临的查处结果却仅为“责令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对此,不少专业人士指出,目前对于碳排放数据造假的监管力度不足,处罚措施过轻,难以有效震慑造假行为,建议后市持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全国碳市场的顶层设计。
据了解,今年3月30日,生态环境部已经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意见通知”(以下简称“暂行条例”)。作为全国碳市场的基本纲领,该暂行条例已列入国务院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预计将于年内完成制定。
近期,生态环境部和司法部等已展开相关调研,征求各方对暂行条例的修改意见。14日,赵英民也表示,将推动暂行条例尽快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