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环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津市环欧半导体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环欧公司”)于2020年11月30日与招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拟以自有资金6.19亿元收购招商资管持有的公司参股子公司无锡中环应用材料有限公司(下称“中环应材”)44.444%股权。
本次交易完成后,环欧公司持有中环应材的股权比例由37.037%增至81.481%,成为中环应材第一大股东;中环应材也成为环欧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中环应材的主营业务为光伏切片制造。根据中环股份在光伏领域近期的发展,本次收购中环应材在情理之中。硅片切割技术在光伏电池材料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往年光伏切片设备由国外企业掌握,国内企业在光伏降本环节上受制于海外企业的设备技术,其中尤为突出的便是瑞士的著名光伏设备制造商梅耶博格。
梅耶博格从硅片业务领域起家,是全球最早研发制造光伏设备的企业之一。光伏行业的一大技术突破——金刚线切割,最初只有梅耶博格等少数外资厂家能够生产专业的金刚线切片设备。据悉国内不少光伏企业曾经向梅耶博格购买过相关设备,其中保利协鑫在多年前曾向梅耶博格采购过八百多台切片机。
然而国产光伏硅片切割设备发展迅猛,国内光伏企业逐渐实现了光伏切片设备国产化,梅耶博格这类外资行业巨头在国内的市场逐渐被压缩,性价比相对不高的海外设备在中国市场失去了用武之地。
早在去年年初,梅耶博格宣布拟将旗下光伏和特殊材料硅片设备和服务业务出售给美国PSS公司,一家全球表面增强技术设备和服务供应商。此举无疑显示其在我国光伏硅片切割设备的竞争中黯然退场。同时,梅耶博格也将主要关注点转移到了光伏电池涂层和组件链接技术方面中。国内设备厂商开启内部竞争的时代。
硅片市场是光伏产业链利润最丰厚的环节之一,就目前光伏市场而言,已经形成中环股份、隆基股份的双寡头格局。虽然晶澳、晶科等头部组件厂商也有大规模的硅片产能,但基本以自用为主,而“双寡头”的中环股份和隆基股份则拥有大规模的外销能力。
目前市场上硅片的尺寸标准正处于较于混乱的过渡阶段,市场上对166尺寸、182尺寸以及210尺寸的产品都有不少的争议。综合来看,近期光伏组件龙头企业对产品的布局大多倾向于210尺寸向下兼容的产线。中环股份曾向业内人士透露,公司明年210产品的订单需求大概会达到40-50GW左右。
去年8月16日,中环股份在天津宣布进军210大硅片的制造,今年年初中环股份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明年或将成为大硅片组件和硅片产业的爆发期。针对即将到来的爆发期,中环早早布局,规模高达25GW的单晶硅片生产装置在内蒙古拔地而起。值得一提的是,中环此次25GW的项目是与保利协鑫合资的企业承接的项目。前文中提到,保利协鑫曾向梅耶博格购买800多台切片机,现如今保利协鑫已经完成了自身设备的技术改造,极大提高了光伏切片机在光伏产业链的性价比,抢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从中环股份与保利协鑫的“互动”可以看出,光伏切片设备在硅片生产中占据的重要位置。
中环股份此番收购中环应材,使其成为环欧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或许是对明年大硅片市场,尤其是210尺寸产品的“保驾护航”。去年以来,硅片市场的双寡头中环股份、隆基股份不断推出扩产计划以捍卫市场份额,然而光伏硅片新势力企业的发展势头迅猛,仍然对双寡头的地位有所撼动。
硅片尺寸标准处于混乱的过渡时期,大尺寸的趋势成为行业的共同认识,新进企业瞄准大尺寸演进方向,新建产线倾向于210尺寸向下兼容。新入企业的代表要属上机数控和京运通,据悉两家企业都是依靠自身专业设备优势向硅片领域渗透。
11月初,上机数控发布《关于签订重大销售合同的公告》,天合光能向上机数控采购210单晶硅片,五年总计20GW,销售额破百亿。京运通也在11月初发布公告称与四川省乐山市人民政府、乐山市五通桥区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协议,就在乐山市五通桥区建设24GW单晶拉棒、切方项目及相关配套设施达成合作意向。公告指出,本项目将使用1600型单晶炉拉制硅棒,适配210mm硅片生产线。新入企业在硅片方面的布局来势汹汹,相关行业“元老”自然要做出反应。
中环股份相关人士曾透露,市场前期受疫情影响,210硅片与电池、组件等环节的匹配工作有所推迟,但从6、7月开始到今年低甚至是明年,210硅片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未来其他公司新增产线可能会适配到210尺寸,并向其他小尺寸兼容。
新入者虎视眈眈,老玩家魄力不减,中环股份此番收购,可谓是为公司处于风浪中的210产品“保驾护航”,破浪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