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槽式太阳能中高温设备已在新疆吐鲁番地区投入使用,它是一座太阳能热发电站,是我国首座、亚洲最大的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该工程已经有180KW装置投入试运行了。经过预算,其发电价格将远低于国际水平,预计三年之内发电价格有望降到0.8元/度。而且,我们的发电系统已通过审批,可以进入国家电网系统,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用电。”华援新能源的执行董事王晓岚女士自豪地向广大参展来宾介绍,“我们已经计划在德州建设太阳能发电厂,以解决乐陵、庆云等县市没有发电站的困难,利用我们的先进技术为百姓造福。”
正因为太阳能发电厂在许多德州市民眼中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因此,低碳科技馆和绿色建筑馆内的华援新能源的槽式太阳能中高温设备尤其惹人瞩目。
据介绍,华援新能源应用技术研究所与中科院电工所、清华大学等科研单位联手研制开发的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系统是由非成像低倍率聚光镜、高反射比反光材料和高效集热管构成的一个中高温集热系统,集热效率高,其集聚产生的太阳能,使其介质温度可达150-350℃,可广泛适用于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锅炉改造以及日常饮水、炊事、采暖、造纸、食品加工等多个生活生产领域。而且制造、安装和运行管理都很方便,造价低于其他集热器,属国内首创。
记者了解到,槽式太阳能中高温设备主要是通过镜面反射的原理收集太阳的光和热,就如同为阳光安上了一个聚光罩。该设备之所以称之为槽式,是因为收集太阳光和热的两片镜面都呈凹面,整合在一起就如一个弧形水槽。这一类似于水槽的装置能把太阳光热集中反射到设备中心的一根真空管中的两片展开的扇面上,加热扇面中心管道中的介质,通过介质把热量传输到其它储能设备,从而实现热利用。
这项槽式太阳能技术采用一种全新的聚光跟踪原理,这一套跟踪装置可以对数百面反射镜进行同时跟踪,将数百或数千平方米的阳光聚焦到光能转换部件上(聚光度约50倍,可以产生三四百摄氏度的高温),从而数十倍地降低了单位功率的聚光跟踪成本。这个跟踪装置可以控制镜面三维立体地跟踪阳光,从而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