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由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在华联络办公室联合知识合作伙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25可持续发展链主联盟”项目走进正泰新能,深入考察正泰新能海宁智能制造基地,并与企业管理层、上下游供应商就光伏产业全生命周期低碳管理及供应链协同创新展开深度对话。作为光伏行业绿色转型的领军企业及国家级绿色工厂,正泰新能以其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实践和创新协同机制,为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行业范本。
此次调研团由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中国区高级经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记者代表等专家团组成。正泰新能常务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黄海燕,全球供应链管理总经理韩玮智,供应链管理、可持续发展、市场管理等相关部门及核心供应商代表一行共同出席此次活动。
“25可持续发展链主联盟”是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25周年的旗舰项目,旨在遴选在可持续发展、供应链责任担当和价值创造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链主企业,通过共享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经验,推动全价值链践行联合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正泰新能凭借“绿色产品开发-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产品销售-绿色产品交付-产品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系统,成功入选该联盟,其创新实践将被收录于年底发布的《25链主联盟可持续供应链案例集》。
调研期间,项目组参观了正泰新能智能制造基地电池车间及组件车间,深入了解其高效组件生产技术、零碳工厂建设及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在座谈环节,正泰新能常务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黄海燕表示:“绿色转型不是企业的额外负担,而是穿越行业周期的硬实力。我们通过建立标准、加强审核、树立标杆的三步策略,带动中小企业绿色能力提升,形成可复制的成长路径。”
商业目标与可持续目标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光伏企业穿越周期的 “共生体”。正泰新能在供应链协同方面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分层施策+资源倾斜”机制。针对核心供应商,要求100%通过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中小企业则通过绿色能力培训和标杆评选等方式逐步引导。截至目前,正泰新能已推动4家胶膜供应商开展包材回收利用,可循环包材占比达50%,2024年为此创造供应链收益3842.93万元,让绿色转型成为看得见的增长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正泰新能将客户减碳需求深度融入合作全流程,在订单对接阶段就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报告,并共享碳足迹数据。ASTRO N系列组件凭借380kgCO₂/kWc的碳足迹值,获得法国碳足迹PPE2证书。组件回收方面更是和全球权威回收机构PV CYCLE合作,积极开展负责任的产品生命末期管理。
正泰新能的实践表明,绿色供应链建设不仅能降低环境影响,更能创造经济价值。其“渔/农/沙/牧-光互补”模式在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的成功落地,为生态薄弱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可持续发展方案。
此次调研活动中,正泰新能与供应商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如何通过产业链协同实现减排目标。正泰新能全球供应链管理总经理韩玮智表示:“我们将持续发挥链主企业作用,推动更多供应商加入绿色转型行列,共建光伏行业可持续发展生态。”
随着“25可持续发展链主联盟”项目的深入推进,正泰新能等链主企业的创新实践将为中国乃至全球供应链绿色转型提供重要参考,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商业生态向更绿色、更包容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