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4日凌晨,台风“杨柳”正面登陆福建漳州。
汇耀品尚能源科技(HYPSET)在漳州参与设计建设的多个渔光互补光伏项目(总计容量超220MW)迎击台风,凭借卓越的抗风性能和周密的应急预案,在风暴中安然无恙,实现“零风损”,并获业主单位高度赞誉。
“大考”来临
正面迎击台风“杨柳”
8月8日早晨,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强度为14级。8月14日00时30分,台风“杨柳”的中心在福建省漳浦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30米/秒。
台风登陆地,正是我国渔光互补项目的重要分布区——福建漳州。作为大型露天基础设施,沿海光伏电站面临着建成以来最严峻的自然考验。
台风“杨柳”过境路线图(局部)
HYPSET在漳州参与设计建设的多个项目如华能漳浦东坂 80MW 渔光互补集中光伏电站项目,大唐集团诏安西山100MW、44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等多个项目均处于台风核心影响区内。
周密部署
铸就“零风损”标杆
防患于未然,方显备之万全。早在台风“杨柳”形成之初,HYPSET便启动了最高等级的应急响应机制,从容有序按照计划完成各项防台防汛工作。
HYPSET严格执行防台风应急预案,提前向业主单位派发风险提醒函,细化部署各项防台防汛措施,有效抵御台风侵袭。
8月14日,在台风稍歇间隙,HYPSET第一时间安排技术人员前往项目,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现场巡查,巡查结果表明项目在正面迎击台风“杨柳”后实现“零风损”,项目主体工程保持完好无损,电站整体运行状况良好。在台风的严峻考验下,现场的基础设施、钢结构以及主索等关键部位稳定牢固、表现良好。
除福建漳州之外,于“杨柳”台风途经的闽粤地带,多个基于HYPSET柔性光伏支架系统打造的渔光互补、农光一体与分布式光伏工程,皆彰显出优异的抗风稳固效能。
技术揭秘
硬核抗风如何炼就?
“零风损”的背后,是HYPSET对技术、设计和工程质量的极致追求,是深刻的技术钻研和自信筑成的卓越抗风性能。
设计为核:HYPSET柔性光伏支架系统是由“支架系统”和“抗风系统”两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抗风系统是保证体系稳定运转的核心,它不仅在大风天气起到决定性作用,更能增强支架的整体力学性能。
科学验证: HYPSET柔性支架系统经过严谨的CFD(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分析和风洞试验,模拟了远超设计标准的极端风载工况,以科学计算和精密试验验证安全性能。
全周期服务:从施工图纸的专业交底,到安装过程的指导监督,再到后期运维间的风险提示,HYPSET为客户提供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技术保障服务。
迎风而立
卓越品质不负信赖
从2023年成功抵御超强台风“杜苏芮”,到此次顺利迎击强台风“杨柳”,每一场风暴都在重复印证一个事实:HYPSET大跨度索结构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在抗风性能和安全性能上,具有业界领先的卓越表现。
未来,HYPSET将继续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全球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光伏支架产品与解决方案,让每一座光伏电站都成为无惧风雨的标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