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山西大同,一场影响光伏行业未来走向的头脑风暴正酣——2025光伏行业供应链发展研讨会在此拉开帷幕。山西省政府副秘书长郝献民、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曹仁贤等出席大会并致辞,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俊义作营商环境推介。
在这场行业顶尖研讨会中,协鑫科技高级副总裁胡泽义与阿特斯、阳光新能源、信义光能等六家头部企业高管围坐圆桌,就产能优化、全球化供应链构建等行业关键议题展开的深度对话,尤为引人瞩目。
“当前光伏行业正站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十字路口。”胡泽义的开场直击行业痛点。他透露,国家层面的改革方案已进入落地倒计时,这场改革将以技术先进性、能耗效率、ESG表现为“铁筛”,筛掉落后产能、留住优质力量,最终重建行业新秩序。“真正符合‘新质生产力’特征的产能永不过剩。”这句话掷地有声,既点出了行业突围的核心逻辑,也道出了协鑫科技的坚定立场——作为改革的深度参与者,公司正推动自身产能优化与国家框架同频共振。
在胡泽义看来,突围的密钥藏在技术创新的基因里。他随手拈来的两个“黑科技”案例,足以说明协鑫科技的底气:FBR颗粒硅凭借更低的能耗、更高的纯度,让光伏产业链进入真正的低碳时代;钙钛矿技术则在转换效率上持续突破,让30%以上的转换效率从想象照进现实。“这些技术不是实验室里的摆设,而是能实实在在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利器。”他强调,行业的未来增长绝不能依赖单一路径,“复合式发展才是王道——光储一体化与新材料组合,将是‘后硅基时代’的核心赛道。”
面对全球化供应链的“暗礁险滩”,胡泽义抛出了“数字化要强、生态圈要优、ESG要实”的三大破局策略。协鑫科技的“三模一数”数字化管理系统早已给出答案:整合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这四股绳拧成一股,形成数字化约束力。“单打独斗注定被浪涛吞没。”他直言:“必须靠强链、补链、固链,打造紧密的生态圈——这就是我们倡导‘抱团出海’的底层逻辑。”
而在ESG领域,协鑫的“碳链管理平台”堪称行业标杆。依托颗粒硅技术,其组件碳足迹降至400kgCO₂e/kW以下,部分产品甚至低于300kgCO₂e/kW,远优于国际标准。“ESG不是贴在墙上的标语,而是敲开国际市场的‘金钥匙’。”胡泽义透露,协鑫已将碳足迹纳入供应商入库硬指标,倒逼全链条绿色升级。
这场研讨会上,胡泽义的分享勾勒出清晰路径:光伏企业唯有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数字化和ESG为双翼,才能在“内卷”中突围,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协鑫科技正以FBR颗粒硅、钙钛矿等“黑科技”为支点,深耕新材料与储能领域,为全球能源转型输出“中国方案”。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现场还将举行“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2025光伏发电与电力市场发展研讨会”等活动,持续为行业发展注入智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