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动力变革厚植强国之基 构建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圈
区别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规模扩张”和“要素驱动”的特征,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质量追赶”,主要途径是“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动力是“创新驱动”,要切实推动重点产业从根本实现动力变革。中国光伏作为当前中国最具全球竞争力的工业门类之一,正逐步成为中国制造“新名片”。但也应看到,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光伏企业无序低质化扩产、配套体制机制不完善、大批资本主体盲目进场等乱象,行业亟需从“铺摊子”转向“上台阶”的发展模式,以构建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圈为抓手,促进各环节和主体良性竞争、有序互动,共同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此,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建议:
一、依托链主企业引领的产业生态治理机制,打造光伏高质量竞争格局
参照国际领先经验,构建链主企业引领的生态治理体系,有助于引导产业从无序扩张向良性迭代的转变,提高产业内外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业迭代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产业内部企业的无序扩产,导致下游产品卷入低效低质的“价格战”竞争泥潭,增收不增利;产业外部由于核心技术、供应链等关键资源缺乏有效保护,难以构筑以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壁垒,使得跨界资本热钱轻易进入,在产能上无序扩张,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光伏产业的低效同质化竞争,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与此同时,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出口国,大量、长期的低价光伏产品出口,可能加快他国以“能源安全”为名的反倾销贸易措施出台速度。
建议工信部牵头制定光伏产业长期发展规划,构建3至5个由链主企业引领、包含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的光伏产业生态圈,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在产业趋势认知、上下游协调、创新引领上的优势,通过生态圈之间的良性竞争与有序互动,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依托精准谋划的要素分配、管理机制,高效推动产业发展
我国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已由生产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转向科技创新、人力资本提升带来的“乘数效应”。因此,要素投放的精准程度极大影响经济社会运转、发展的效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推动经济发展效率变革,形成更加有效的要素配置环境。需要工信部等主管部门与产业主体形成一盘棋,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调度引导产业有序发展。
当前,光伏产业缺乏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深度有效联动,没有把要素管理通盘考虑,未能在信贷管理、政府资源投入、科研投入、供应链整合等方面形成通过核心要素投放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
建议由工信部牵头构建要素统筹管理机制,推动行业主管部门与光伏产业生态圈的沟通交流,帮助行业算总账、算大账,通过更具全局观、大局观的核心要素有效投放来引导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资金要素上,可根据技术水平与生产管理效能进行融资优先排序;人才要素上,加大科研领军人才引进与培育补贴力度;政策要素上,完善优质企业税费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综合运营成本;供应链整合上,为链主企业协调产业链资源开通绿色通道,完善配套支持。
三、依托多维立体合作机制,推动增强产业内部凝聚力
面对国际动荡局势、潜在双反威胁及海外企业竞争,中国光伏产业需要创新产业整合机制、增强内部凝聚力、提高产业链韧性。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完善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机制,促使企业摆脱对资源和要素消耗较多的加工制造环节的过度依赖,更多地依靠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品牌建设和无形资产投资,满足差异化市场需求。
建议政府及产业主管部门积极研究并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有序引导光伏产业通过收并购、联合创新、专利联盟、交叉持股等方式增强产业生态圈内部及生态圈之间的协同和凝聚力,出台政策鼓励链主企业带领生态圈聚焦前沿科技创新、国际标准制定、全球产能布局、品牌和渠道建设,持续筑牢中国光伏产业高地,力争孵化培育一批中国光伏企业成为世界500强。
上述措施的扎实有力推行能够让光伏行业更加全面、立体地支撑国家高质量发展:从微观层面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中观层面提升企业自身发展韧性、助力产业和区域发展;宏观层面助推提升国民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