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进展速度又超了市场预期。
协鑫光电在钙钛矿太阳能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创造了全球第一块钙钛矿叠层组件,效率达到26.17%。
同时,协鑫光电的单结商用组件效率已达到18%,符合晶硅太阳能技术的竞争水平。
同时,京东方和比亚迪宣布进军钙钛矿领域,表明钙钛矿技术正走向商业化,预示着钙钛矿太阳能技术的商业化时刻可能到了。
效率突破26.17%
协鑫创造全球第一块钙钛矿叠层组件
11月30日协鑫光电披露其叠层组件(279mm*370mm)效率达到26.17%,并获得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认证,同时表示将持续在面积和效率上双管齐下,力争突破26%(1000mm×2000mm)这一商业化起点。
而在一周前,协鑫光电与极电光能陆续公布,其单结商用尺寸(1000mm*2000mm)组件突破18%,钙钛矿叠层组件初始亮相即达到26.17%,直接超越晶硅效率,标志着钙钛矿已经达到了可以和晶硅竞争的门槛。
笔者认为,当前,光伏电池技术正经历着重要的迭代期。
N型路线的晶硅电池,特别是TOPCon技术,因其高性价比而迅速占据市场份额,2022-2023年均为TOPCon的放量和红利期。
企业如晶科能源和钧达股份等TOPCon支持者,今年业绩表现出色。
然而,光伏电池技术格局变化迅速。随着2024年大规模TOPCon产能落地,可能出现产能过剩,导致对PERC电池技术的溢价和盈利优势减弱。
在TOPCon与HJT技术的竞争中,隆基宣布BC电池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表明光伏电池技术仍处于多元并存、尚未形成主流的阶段。
当前,光伏电池技术发展正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
目前,晶硅电池技术的效率天花板相对较低,无论是TOPCon还是HJT,理论效率都难以超过30%。
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与钙钛矿电池结合制作叠层电池成为了一个重要趋势。
然而,由于钙钛矿技术在近两年仍处于技术突破期,并未在量产实力上形成绝对优势,这导致晶硅电池技术呈现多元并存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晶硅各技术路线各有优劣,暂时无法形成明显的技术优势压制对方。
协鑫近期宣布的钙钛矿叠层组件效率达到26.17%,标志着钙钛矿技术在光伏电池领域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此前,市场上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钙钛矿叠层组件,而协鑫的这一成果不仅在效率上取得了显著提升,也预示着钙钛矿技术的实用化和商业化前景。
钙钛矿技术之前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在规模化生产时,从小面积转向大面积生产可能导致效率和良率下降。
但协鑫的最新进展表明,如果他们能在明年实现1000mm×2000mm尺寸的叠层组件,并达到26%的量产效率,那么钙钛矿技术的量产进程可能比预期更早实现。
产业化加快
跨界者纷纷涌入
钙钛矿光伏技术的效率突破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和投资,加速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化进程。
九曜光电的成立和其完成的数千亿天使轮融资是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些资金将投入到反式钙钛矿太阳能光伏组件的MW级生产线建设中,加速钙钛矿技术从实验室到工业规模生产的转变。
除了专注于钙钛矿研究的企业加速发展外,其他行业的领先企业也开始跨界进入钙钛矿领域。这种跨界涌入更是反映了市场对其长期发展前景的乐观态度。
1、车企们也偏爱钙钛矿
11月17日比亚迪表示已拥有专业的钙钛矿太阳能技术研发团队,并将在研发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成立光伏技术研究院,以实现降本增效目标。
但实际上比亚迪在光伏领域早有布局,根据其2023年半年报显示,其在光伏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系统等全产业链布局,也在晶硅N型技术持续投入研究,此次官宣,意味着后续将加大钙钛矿领域的布局。
不止比亚迪,长城汽车,丰田汽车,等企业今年陆续官宣入局钙钛矿。
2022年3月,长城汽车宣布布局钙钛矿。
几个月后,长城汽车又宣布与江苏省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协议,计划投资30亿元建设全球首条GW级钙钛矿光伏组件及BIPV产品生产线、100吨钙钛矿量子点生产线、全球创新中心及总部大楼。今年4月项目正式开工。
2023年6月27日,丰田汽车与日本初创企业Enecoat Technologies宣布,双方将合作研发钙钛矿型光伏电池,并计划在2030年前将其应用于纯电动汽车的车顶等部位。
2、面板龙头也跨界钙钛矿
近日消息显示,面板龙头的京东方也进军钙钛矿了。
京东方作为一家全球显示面板龙头,2023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80%。
跨界进入钙钛矿行业也令市场诧异。但无疑面板龙头也看好这一产业未来趋势。
总结
钙钛矿光伏技术的产业化进展显示,这一领域正处于量产的前夕。
尽管目前尚未有实际产量和业绩落地,但多个行业的龙头企业纷纷涉足钙钛矿领域,以及协鑫光电在钙钛矿技术上取得的阶段性突破,都预示着钙钛矿在光伏电池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晶硅电池虽然占据了光伏市场的主导地位,但其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已接近天花板。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量产的实现,预计钙钛矿将对现有的晶硅电池形成重要的补充和挑战,推动整个光伏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