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od Mackenzie公司的一份新报告指出,从2023年至2026年,中国将拥有全球80%以上的多晶硅、硅片、电池和组件产能。2023年,中国对国内太阳能产业的投资将超过1300亿美元。
这份题为《中国光伏产能扩张将如何影响全球太阳能组件供应链?》的报告认为,预计至2024年,中国将有逾1TW的硅片、电池和组件产能上线,这意味着中国的产能足以满足从现在起至2032年的全球年需求。
报告作者、Wood Mackenzie高级顾问HuaiyanSun表示,"多晶硅的高利润、技术升级和政策支持推动了中国太阳能制造业的扩张,尽管政府大力倡导在海外市场发展当地制造业,但中国仍将主导全球太阳能供应链,并继续扩大与竞争对手的技术差距和成本差距。”
中国组件价格比欧美便宜50%以上
海外市场强有力的政府政策已开始推动当地太阳能制造业的增长,但与中国的供应相比,其成本仍不具竞争力。
报告称,中国生产的组件比欧洲生产的组件便宜50%,比美国生产的组件便宜65%。以美国为例,其缺乏硅片、电池片及光伏玻璃的产能,上游原材料仍然依赖进口。而中国凭借先进的技术、成本优势及完善的供应链,本土制造的组件价格显然比美国更有竞争力。
欧洲本土生产的组件价格是中国组件价格的两倍,同样缺乏市场竞争力,销售受阻。
备注:'指单晶PERC(钝化发射极及背局域接触电池)组件-M10;2价格指离岸价。本报告所提及的“价格”均指“离岸价”。除非另有说明;图片来源:伍德麦肯兹
光伏制造产能方面,在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和印度《产能挂钩激励措施》(PL1)的推动下,自2022年以来,美国和印度已共同宣布了超过200GW的计划组件产能。
HuaiyanSun表示,"尽管有相当可观的组件扩产计划,但海外市场在未来三年内仍无法消除对中国硅片和电池的依赖。"
报告指出,到2024年,国内硅片、电池片和光伏组件的产能均将超过1TW,继续保持全球技术领先地位,这意味着中国的产能是世界其他国家的17倍。
展望中国以外的地区,报告预计至2025年,得益于印度强大的PLI激励机制,印度将超越东南亚,成为第二大组件生产地。
P型电池产线将逐步关停,新一轮优胜劣汰开始
观察整个光伏产业链的产能扩张节奏,有一点需要注意,电池片制造能力的产能扩张速度将超过硅片和组件环节的增速。因此,该机构预计电池片将会成为组件供应链中竞争最激烈的环节。
报告还指出,供过于求和激烈竞争将成为未来太阳能供应链的特征,并已导致一些扩张计划被取消。
对市场供过于求的担忧主要针对生产低效率产品(如p型和M6电池)的老旧生产线。对p型电池的需求从2023年开始下滑,Wood Mackenzie分析师预计,至2026年,p型电池的需求量将仅为供应量的17%。
这也意味着P型电池片生产线需要尽快升级成n型TOPCon产线,否则将逐步关停。
"不可否认,供过于求将阻碍目前的一些扩产计划。在过去三个月中,中国有超过70GW的产能被终止或暂停,中国太阳能制造业正进入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