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行业来讲,高低峰谷之间必然要接受重新洗牌的洗礼。光伏在这样的背景下,究竟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够脱颖而出呢?
首先,我们简单聊一下目前光伏行业的现状,硅料现在价格想必大家心里都清楚,基本上已经在成本区徘徊了,同时日前保碧新能源、三峡集团和国家能源集团的这三个大规模的组件招标采购中,组件报价更创新低,P型单双面组件最低报价在1.24-1.26元/W,N型双面组件最低报价在1.34元/W,直接打破两年来集中采购的价格记录。
低成本的背景下,厂商的竞争就越发强烈,大厂报低价,一些中小厂商为了能够留住市场就报更低的价格。
由于上游硅料价格的影响,低成本运营的背景下,在此期间,几个龙头企业纷纷开始高调扩产,市场上的产能开始迅速的膨胀,产能过剩的担忧也随之而来。
除了价格战之外,企业之间也在卷技术,现在的行业风向也很明显,P型组件开始全面向N型转变,TopCon技术开始大受追捧,在电池技术的革新上,各家企业的角逐战打的也是异常激烈,基本上都是你前脚刚有,我后脚就跟上的节奏。
大洗牌时代,什么样的企业能够脱颖而出?
如何能在“大洗牌”的浪潮中不被淘汰,应该是当下光伏企业所考虑的问题。结合光伏发展和当下环境来看,想要脱颖而出至少要具备以下几点:
优质产能永不过剩
首先,对于光伏市场上所担忧的产能过剩问题,从个人角度来讲,行业之间就没有产能过剩。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并不代表供需就一定平衡,或者说就一定供大于求,这并不能划等号,这些产能中,高效优质的产能有多少这才是重点,就好比现在商品房存量大量堆积,但是一线的高品质豪宅仍然被抢的需要摇号。
在价格方面,说实话很难拿到什么优势,龙头大厂们都纷纷压低价,对于中小型厂商来讲,不降价没有竞争优势,降价了没有利润空间,况且在没有良好品牌效应的情况下,盲目压低价无疑是在自掘坟墓。
只有好的产品力在任何时候才能掌握行业发展的话语权。
技术的革新是博弈的资本
众所周知,组件核心的竞争点就是电池片,此前单晶P型PERC及PERC+电池,在更新迭代中市占率从15%上升至90%。
但是,但PERC效率迫近理论极限24.5%,大尺寸PERC的降本路径也临近扩产瓶颈。于是N型电池技术登上行业舞台,目前n型光伏技术主要有TOPCon、HJT、XBC三种。
虽然以PERC技术为主的p型光伏目前仍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是从市场上各家的动态来看,n型光伏技术因其转化效率高而快速发展,正在成为替代p型光伏技术的新一代主流技术,布局N型组件已经是未来的基本战略。
N型电池在技术层面的优势则在于在相同金属杂质浓度下比p型硅片有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同时n型硅片对铜、铁等金属杂质有较高的容忍度,少子寿命比p型硅片少子寿命高,没有硼氧复合体带来的光衰。
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
电池技术的革新的背后是企业在研发上投入的精力,随着光伏这条赛道越来越拥挤,没有自主的创新和研发的企业,一旦供需进入紧张状态,最先淘汰肯定是也是它们。
根据统计的124家知名光伏及相关联企业数据得知:2022年研发费用超10亿的光伏企业就有13家,研发费用同比2021年增长超100%的企业达14家。从各家光伏企业研发的趋势来看, 除了目前市面上主流的PERC、TOPCon、HJT的电池技术外,新晋的钙钛矿电池技术也受到企业的热捧。
我国目前最大光伏检测中心实验室
(用于光伏系统相关的控制器、逆变器、跟踪系统等研发试验)
研发设备是企业研发的重要工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研发设备也需要不断更新,以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这就需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更新研发设备,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
并且,光伏电池片、组件等产品在研发过程中,需要经历各类性能测试,期间要用到许多专业设备,以确保新产品在发电量、质量、抗压、抗风、防水等多方面达到国家标准,期间也会产生许多损耗费用。
精准的市场定位
目前,工商业光伏的浪潮比较火爆,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87.41GW,同比增长59.3%。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51.1GW,同比增长74.5%。工商业光伏新增装机达25.86GW,同比增长236.7%,刷新了工商业分布式年度新增装机记录。
从占比情况来看,工商业、户用和集中式基本上保持了三分天下的局面,不过这种局面肯定不会一直持续,工商业光伏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未来的户用市场同样潜力巨大。
相较于大型的光伏企业,中小型企业在战略调整和市场定位上往往可以更加迅速,例如京东精准定位了自配仓储+线上的模式打败曾经的家电零售巨头苏宁,拼多多以平价路线占据25%市场份额,日活更是直接超越了淘宝。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服务什么样的客户群、在什么样的市场能发挥优势等,一定要有清晰的认知。
此外,今年海外市场势头依旧强盛,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总共出口154.8GW的光伏组件,相较2021的88.8GW大幅增长74%,而今年1-5月累计出口的光伏组件就高达88GW,相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9%,达到了2021年全年的总出口量,根据估算今年累计出口量超200GW应该毫无问题。
是否有全球化的布局,对于如今国内的光伏企业来讲,已然成为一个十分现实的话题,毕竟行业龙头们早已在海外市场深耕多年了。
品牌效应的树立
一款产品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这个不缺产能的环境下,只要有需求,就不怕没有产品,曾经的光伏行业跨入GW时,人们甚至都觉得不敢相信,而如今飞跃式的增长速度早已早已让卖方市场逐渐转向买方。
之前无论是光伏展也好还是储能展,在逛完一圈下来后就会发现,提供全套方案以甚至定制化服务已经成为厂家们的标配,在企业发展的浪潮中,产品是最基本的,最终的归宿的一定是品牌、服务和文化。
你会告诉朋友你家楼下有家特别好吃的火锅店,但你绝对不会说成你家楼下有家特别好吃的海底捞。如今的中国会缺少汉堡、咖啡、火锅这样的快消餐饮商家吗?肯定不会,但是首个联想到的却都是麦当劳、星巴克、海底捞这样的品牌,因为他们卖的是商品之外的东西。
对于光伏,好的品牌效应在潜移默化中也让用户接受了你的企业文化,组件的生产,P型也好,N型也罢,在没有惊世骇俗的产品问世之际,在同质化泛滥的产品中,用户很难达成更深层次的认可。
此前,和一个做光伏逆变器的朋友聊天,他戏称到以前是卖产品现在是卖服务。市场刚被打开的时候,懂得人不多,做的人也少,自然销售的压力也没那么大,但现在不一样了,你能做我也能做,从一个产品做到一体化都可以,那么对于客户来说看什么,无非就是看服务、看品牌。
面对光伏行业即将到来的新一轮洗牌,个人认为,光伏企业至少具备以上5点,方能在未来的竞争大潮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