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间,林洋能源披露2022年年报和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4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8.56亿元。其中,储能相关业务营收达4.26亿元,同比增幅达568.65%。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78元(含税)。同时,公司公布2023年一季报,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5亿元,同比增长8.22%,实现归母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增长10.03%,扣非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14.82%。
智能业务稳健推进 为全球发展扎牢根基
2022年,林洋能源智能配用电业务实现营收24.33亿元,同比增长16.5%。依托于林洋的研发、制造和供应链优势,公司智能电表业务中标量一直位于国网、南网集招市场前列,同时通过在全球市场与合作伙伴全面深化合作,海外市场实现同比增长 28%的销售业绩。公司坚持走全球化高质量发展之路,目前公司产品覆盖全球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智能电表市场确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竞争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重点开展面向多个国家的智能电能表、信息采集和智能交互系统的研发项目。基于IEC和ANSI技术标准,结合当地用户习惯,公司成功开发了全系列智能电能表、通信终端和主站采集及售电系统等产品,并通过多项国际权威认证, 成功实现与当今世界主流主站系统解决方案商的对接和互联互通。同时,公司对多种通信技术进行应用研发,实现了在智能电能表、通信终端和系统解决 方案上的大规模实际部署应用,提升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选择。
新能源业务积累深厚,TOPCon光伏电池项目推进顺利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双碳”目标的战略发展背景下,新能源发电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作为行业领先的民营电站运营商之一,林洋能源积极储备各类平价上网的电站资源。截至2022年底,公司累计开发、建设光伏电站超5GW,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河南、河北、内蒙等中东部地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储备光伏项目超6GW,已开工新能源项目达700MW。在过去的一年里,林洋能源光伏运维团队基于各类“光伏+”复杂应用场景下的运维技术解决方案,快速提升第三方运维体量,签约运维光伏项目增加至近8GW。
与此同时,公司更是在2022年底向上游大举布局N型TOPCon光伏电池制造环节,与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协议,投资100亿元,建设20GW高效N型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及新能源相关产业项目,打开盈利新路径。目前N型TOPCon光伏项目一期正在建设中,一期工厂已经封顶,计划一期第一阶段6GW生产线在2023年7月通线流片,一期第二阶段6GW生产线将于2024年3月通线流片。
储能业务进入高速成长期,22年相关收入同比增长达569%
林洋能源经过多年储能布局,目前储能业务已开启快速成长期。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达4.26亿元,同比增幅达568.65%。2022年以来,公司在江苏、安徽、湖北、内蒙古等地加速储能项目布局和推动,签署多项储能合作协议,累计储备储能项目资源超5GWh。
值得关注的是,林洋能源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持续完善储能上下游产业链布局。2021年公司与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合资公司江苏亿纬林洋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其投资30亿元,建设年产能10GWh储能专用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也于2022年11月陆续竣工投产。此外,为实现电芯到系统的全流程制造实时大数据追溯和质量管控,保证储能系统交付能力,公司在江苏启东建设储能电池模块(PACK)及直流侧系统制造基地,总规划为年产6GWh,为公司在储能市场的新一轮发展中增强竞争力。
2023年,林洋能源将协同业务团队开拓“新能源+储能”市场,打造战略合作生态圈。一方面,公司将加大国内平价项目、大规模新能源基地项目的开发力度,继续以“开发+EPC+运维”模式加强与央国企的战略合作,基于前期充足的项目储备,2023年公司计划开工1.5GW新能源项目。
除在“智能、新能源、储能”三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的业务布局之外,林洋能源始终采取稳健的财务策略,通过严格的内控机制,保障了公司资产整体健康的现金流。截至2022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仅为30%。根据公司年报显示,林洋能源2023年将持续围绕致力于成为“全球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领域一流的产品和运营服务商”的战略目标,紧跟国家政策及行业发展动向,加强产品和技术研发投入,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大业务板块全球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