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OPCon电池供给情况:目前供给很紧张,主要外卖企业捷泰,一个月600MW左右产能,其他企业3月外卖产能不多。预计23年全年TOPCon电池供应都会保持供需偏紧状态。
2、TOPCon电池溢价:TOPCon电池企业当前议价能力较强,组件企业被动接受。3月份TOPCon电池溢价在8分-1毛,2月中旬在3-5分左右。
3、新玩家情况:头部企业已经与部分新玩家签订供应框架,但后续具体供应多少量还需要看新玩家的产品验证情况,一般产品验证周期在3-6个月。
4、签单周期:TOPCon电池目前签单周期为1年,每个月签订补充协议确定具体采购规模,锁量不锁价。
5、产品差异:捷泰、通威的TOPCon电池产品稳定性更好,CTM更高,一般比其他玩家的功率高出0.2%。
6、供应链其他环节:石英坩埚比较紧张,POE胶膜也紧张但比石英坩埚好点。
Q:TOPCon电池目前的供需情况如何?
A:节后TOPCon电池处于供应紧张状态。业内主要量产外卖企业是捷泰,一个月将近600MW,7000-8000万片。但是对于一个头部企业外购量就需要这么多,所以3月供应十分紧张。
Q:TOPCon对PERC电池溢价水平有何变化?
A:节前为推广N型拼低价,行业一度PN同价,2月中旬硅料硅片上涨,N型价差达到0.030每瓦(溢价3%),3月订单溢价0.080-0.100每瓦(溢价10%)。
Q:TOPCon电池片企业议价能力如何?
A:当前议价权在电池端,组件端被动接受。因为2月上旬组件价格低,现在是电池溢价上涨开始传到组件端接受涨价。
Q:和TOPCon电池厂商谈价格策略如何确定?
A:首先根据未来市场供需,一般和电池厂签订3年长协,但是每年有具体量的补充协议。更明朗就会分配到各个月。基础量合作价格不定,锁量不锁价。
Q:客户对于TOPCon组件接受度和需求状况如何?
A:终端客户是分布式企业,海内外需求主要是根据组件企业推广的状态决定。目前业内推广头部是晶科。新项目接受N型较多。对于组件客户,N型单平方有20W提升所以也是好的解决方案。
Q:节后TOPCon需求快速起量?
A:对。特别在1月份有硅料惜售的行情下,3月份起量会很大,大概到30-40%。
Q:国央企的集中式客户对TOPCon是什么态度?
A:已经接受了,但是处于过渡阶段,没有强制,但是已将N型作为优先选择项。
Q:海外客户对TOPCon组件需求情况?
A:欧美接受度很高,东南亚、非洲等部分地区还在用166甚至158组件,所以接受度相对低一点。
Q:未来TOPCon电池供给释放节奏和供求情况如何判断?
A:今年6月份起量。还有很多跨界企业进入,但是新玩家需要技术沉淀,所以我们并不持有业内普遍的乐观态度。起量之后,质量良莠不齐,仍需真正稳定的供货商。长单可能只是形式。到今年底之前,N型电池都会处于很好的溢价阶段。
Q:新晋企业的进展和TOPCon电池采购情况如何?
A:主要合作的还是捷泰、中来和通威。大家仍处于谨慎状态,新玩家为了长远合作也会签单长单协议,但后续需要观察功率稳定性。后来竞争还是技术竞争,组件企业不会对新玩家有特别区别对待。
Q:新晋企业还有验证周期?
A:是,3个月左右。
Q:一般会提前锁定多久的电池订单?
A:签一整年,大致分配到每个月,按照一个比例付预付款,月底会确定具体量的采购合同。
Q:行业每个月有多少出货量?
A:一体化企业有大量N型外购需求,因为自身产能在组件上消耗完了。捷泰3月众多组件客在现场跟催电池交货,一道和中来基本是自用,3月只有捷泰在大量外卖,其他基本是2000万片左右。如果要外购8000万片需求,只能买到3000-4000万片的量。如果不够暂只能会用P型。基本上外购需求30%的量是买不够的。
通威现在有一部分量外卖,他们的海外市场在大力培育期,国内都在持续交货。这个月通威还有一部分外卖量,他们现在量也不大,N型在根据市场需求还在根评估的改造阶段。
Q:目前几家电池良率等参数大致什么情况?
A:捷泰和通威N型功率段、CTM等各方面符合客户要求。捷泰、通威入库会降7-8个档入库,中来降5-6个档入库,所以每家公司标准都不一样。但是通威和捷泰CTM值是最好的,比别人高0.2%功率。
Q:潜在增量供给和放量时间情况如何?
A:新进来的玩家里面,沐邦、皇氏在3-4月份就会有一定产出,最大的量还是捷泰。中宇在3-5月份也会有8GW。通威预计上半年有20GW+改造产能。从稳定性角度考虑,企业主要还是先去锁定头部厂商的量。头部企业已经和新进来的玩家签订了供应协议,为了应对后面爆发的需求。量已经框定,但是新进入者还要有验证周期,需要看具体功率表现。
Q:各家电池版型不一,市场验证需要多久?
A:老牌企业对组件企业的要求配合度相对不高,新企业技术需要积累但配合度高,比如版型定制。一般验证+市场导入大概是3个月周期。
Q:TOPCon电池对组件封装成本带来单瓦多少下降?
A:同样材料做出较高功率,N比P高20W,减去电池溢价,大概有10W的成本优势。
Q:一道主要是外购为主?
A:一道自有产能不足,也在在外购,并不是外购为主。目前一道有一个年产7GW的产能,因为订单多所以才外购。基本上一个月400-500MW的产能,起来的不快。预计3月外采占30%。
Q:一道组件单月出货多少?
A:22年出货7GW,今年出货目标是13GW,所以基本一个月1GW。
Q:晶科有很大的外采需求吗?
A:晶科也需要外采。3月份晶科明确采购N型8000万片。P型也有外采需求。
Q:TOPCon和PERC在电池端的溢价?
A:3月份的报价来看,溢价在8分-1毛。
Q:组件的溢价?
A:国内 5 分每瓦,组件的盈利不是很好,正在修复。海外1毛。
Q;组件溢价的提升趋势如何?
A:电池溢价处在高位的情况下,组件溢价会慢慢回升。
Q:整个 TOPCon 的供应链除了电池片外,还有哪些环节将比较紧缺?
A:硅料和石英坩埚。行业石英锅处在偏紧状态,未来高纯石英锅可能达到3万的价价,现在优质石英砂紧缺。另外POE也处在供需紧平衡状态,但不会有石英坩埚这么紧张。整体来看石英坩埚和POE在23年供应链中都处在供需紧平衡状态。
Q:硅料,硅片和电池片的行业库存水平?
A:二月末硅料库存10 万余吨,折合37GW。3 月份产出含进口 11 万吨。硅料3月份成交区间预测在210-220,处在缓慢下行阶段。硅片库存7天,电池7-9天。P型电池由于库存压力价格下调,N型硅片价差越来越大。
Q:异质结、TOPCon和PERC电池价格差分别如何?
A:当下 TOPCon电池相对PERC 电池溢价每瓦8分到1毛,异质结电池价格相对当前溢价在1毛-1.5毛,异质结组件比 TOPCon贵1.8毛到2.5,毛,可能由量产产出少,客户群需求不同。
Q:N型硅片目前哪几家在外供?
A:宇泽,美科,中环,隆基,上机,弘元等。
Q:N型硅片紧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否会持续很久?
A:头部硅料企业代工量及电池厂购买硅料外放导致硅片公司产能减少,没有足够量外卖。
Q:TOPCon的新扩产能里有多少为新建,多少为改造 PERC?
A:通威未来有60-100GW的总产能,其中40GW的P型能改成N 型。预计行业整体N型产能中改造的占比为20-30%,其余都为新扩产能。
Q:未来一体化企业是否会大规模地将PERC 改造成 TOPCon?
A:大部分一体化企业P改造N愿意不强,更倾向于新购设备上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