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聚光集热技术是一种可利用太阳能产生热能的高效方法,但目前其在德国仍存在感很低。
近日,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und Raumfahrt;DLR)太阳能研究所所长罗伯特·皮茨·帕尔(Robert Pitz Paal)在采访中表示,聚光集热技术在德国等中欧国家有相当大的应用潜力。
图:抛物线槽式系统Evora (来源:埃沃拉大学/雨果·法里亚)
在聚光集热系统中,以不同几何形状排列的专用反射镜将太阳光线聚焦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一个点或一条线),以加热传热介质,然后传热介质可通话热交换器实现热量转移或直接供热。
Robert Pitz Paal表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聚光集热技术并不适合中欧地区,因为其要求尽可能多的阳光直射和较少的云层。但事实上,即使在中欧,利用该技术也可以产出80至400℃的工业过程热量,该温度范围基本可覆盖大约一半的工业热能需要。同时,即使在德国其供热成本也可能实现10美分/kWh,因此该技术是一种高成本效益、高效率且无碳的解决方案,可以为化学、食品以及供暖等市场应用领域持续产生效益。
同时,Robert Pitz Paal指出,我们应该摒弃“整个工业热力领域仅仅通过一项技术就可以实现脱碳”的观点。相反,我们需要尝试将多种供能技术巧妙结合起来,聚光集热技术可以是整个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但是Robert Pitz Paal也承认,目前聚光集热技术能否在德国从技术和经济性方面均证明是合理的尚未完全可知,亟需通过一些示范项目和试点工厂来进一步证明,并展示该技术的更多可能性。但是,在比利时目前已经有聚光集热系统在为工业领域提供过程热能,同时在丹麦也有类似系统为当地供热网络供能。
据悉,当前高企的天然气价格和政府对工艺过程供热方面的支持计划正在使德国发展聚光集热技术在经济性角度变得更加可行。
据Robert Pitz Paal介绍,德国政府目前已经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了所需的方法和资金,即:由DLR负责提供技术专业知识、想法并与制造商联系共同积累专业知识、研发新技术并提供高质量就业机会,但同时我们也将面临全球竞争。中国目前是大规模太阳能热发电领域的最大市场,我们必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以争取更多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