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业的上市公司正积极收购、参股,只为绑定“光伏概念”,南存辉却像个“逆行者”,主动将光伏资产“剥离”上市主体,谋求独立融资,这背后隐藏什么布局?
光伏全产业链大佬,正逐渐浮出水面。
10月29日,正泰电器公告称,“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拟让承载光伏业务的控股子公司“正泰安能”分拆上市。
据悉,正泰安能主要从事户用光伏能源运营与服务,当前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超10GW,仅次于国家电投和三峡两大国营发电集团,是“民营光伏电站之王”。
而上市主体表外,正泰集团已逐步勾勒出一个从硅料、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储能、光伏电站的完整布局。
将周期最长,资产最重的电站业务“留在台面”,利润更为丰厚的上游硅料、硅片等业务则“藏在水下”。作为精明又务实的浙商代表,南存辉的光伏帝国正逐渐浮出水面。
分拆“优质资产”
今年以来,正泰集团对光伏业务调整不断。
4月29日,正泰电器公告,拟将从事组件业务的全资子公司“正泰太阳能”置出上市公司,交易对价22.5亿元,已在7月完成剥离。
据公开信息,所涉资产“正泰太阳能”于2016年被置入上市公司,是浙江省第一部光伏组件产品标准的主要执笔者,今年年底光伏电池产能计划达到10GW,组件产能将达到18GW。
业绩方面,去年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营收达到68.19亿元,占总营收的17.5%,虽然受上游硅料涨价影响,短期利润承压,体量仍可观。今年7月,刚实现n型组件量产,到2025年,公司预计实现29GW的光伏电池布局和38GW全面高效大尺寸组件产能布局。
而此次13家受让方,除了控股股东正泰集团外,还包括海宁市尖山新区开发有限公司、三峡绿色产业(山东)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及光伏玻璃龙头福莱特的阮泽云、光伏胶膜龙头福斯特的张虹等。
这意味着,正泰不仅置出组件业务,还顺便出让了38%股权,与地方资本、知名产业资本,光伏辅材供应商等完成绑定,或有助于未来在产业内扎根更深。
关于剥离组件业务的原因,正泰电器表示是为了进一步聚焦公司核心光伏电站业务,增强公司盈利能力确定性。“对比公司低压电器、电站运营等其他主营业务,光伏组件制造毛利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然而在10月底,公司又火速宣布分拆现金奶牛——光伏电站业务上市,以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品牌影响力。至此,正泰电器这一上市主体内将“再无光伏”。
据2022中报,正泰安能是正泰电器各板块主营业务中,利润率最高的业务。上半年现营业收入36.69亿元,实现净利润7.35亿元,净利润率高达20%,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对于投资者的质疑,正泰在公告中表示,“此举不会导致公司丧失对正泰安能的控制权,不会对公司其他业务板块的持续经营运作构成实质性影响,不会损害公司独立上市地位和持续盈利能力。”
户用电站的“秘诀”
众所周知,当下光伏产业链的盈利结构呈现倒金字塔形:越上游、越头部、越赚钱。
而正泰在光伏赛道的“低调”,或因其明面上主要从事产业链中最末尾、资产最重、周期最长的光伏电站环节。
据业内人士介绍,国内户用市场特点是“小而散”,多在农村,推广难度大,备案繁琐。且光伏电站寿命周期一般为20年左右,在这么长的时间中需要深入维护,意味着企业要有非常强大且稳定的运维团队。
正泰集团厉害的点则在于,将户用光伏电站的“苦累活”生生做成了“赚快钱”的生意。
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正泰新能源经营光伏电站规模升至7179.47MW,分布于甘肃、黑龙江等24个省区市。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1478.04MW,分布式光伏电站5701.43MW。
2021年上半年,正太新能源首次超越协鑫新能源,成为“民营光伏电站之王”。截止今年9月底,公司装机规模达到11.11GW,7年内增长8倍有余,成为首个电站规模超10GW的民营企业。
其中,户用光伏电站装机容量9.02GW,占全国户用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30%。主要分布于安徽、甘肃、广东、河北等18个省区市,河南、河北、山东、安徽4省规模占比86%。
加速扩产的底气是夺标速度。仅2021年下半年至今,正泰新能源就向三家央企火速“出货”,售出超2GW光伏电站。
“正泰安能”作为公司合并范围内唯一的户用光伏业务运营主体,则与其他业务之间保持较高的独立性。在去年9月、11月,以及今年1月,分别与电投安能陕西、渝泰新能、陕西电投泰集完成户用光伏发电资产交易18.3亿元、19.7亿元、12.5亿元。对于售出户用电站,正泰安能及其子公司表示仍将继续提供运维服务。
而正泰新能源,也于去年底向三峡新能转让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涉资1.6亿元;向宁波风电转让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涉资10.4亿元。
短短4个月,正泰集团“卖电站”合计回笼资金约62.5亿,净赚8.7亿。
从收购方来看,超1.29GW户用光伏电站均出售给国家电投,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和集中式电站,则分别由国家能源集团与三峡新能源接手,。
业内人士指出,这其实是户用光伏行业的常规操作,,运维难度大,回本周期长一般都是建好了出售,以尽快回笼资金。但项目宜大不宜小,考验规模效应与长期政府关系维护,行业集中度不断加剧,当前前五名企业市场占有率已超七成。
正泰表示,自2021年起开启“轻资产”转型,不断加速光伏电站出售步伐。户用光伏电站出售目标不超过3GW,今年6月底这一目标最高值提高至4.5GW,意味着后续有望见到更多签约。
“表外”光伏帝国
据公开资料,早在2006年,南存辉就开始在正泰电器之外积极布局光伏。
2015年末,正泰电器发布重组预案,将代表光伏资产的“正泰新能源”注入上市公司,业务体量惊艳市场,市值一度推升至1300亿元。
彼时,正泰新能源的主营业务为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营、EPC工程总包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及销售。而今,组件与光伏电站业务似乎完成了“历史任务”,均被剥离出表。
表外的光伏帝国则更为庞大,随着相关主体披露的蛛丝马迹,轮廓逐渐清晰。
硅料领域,正泰新能源入股了“光伏第一黑马”青海丽豪,后者手握180亿的高纯晶硅项目,股东还有三峡集团、华发集团等一众重磅资本。
硅片领域,做光伏晶硅切片美科股份今年9月披露的招股书显示,正泰新能科技是其前五大股东与第一大客户,2021年公司向正泰供货8.78亿元。
刚被剥离的组件领域,也仍在扩产。今年6月底,正泰新能于海宁宣布投建12GW电池及18GW组件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达产后产值约360亿元,利税25亿元。
另外,据地方媒体报道,正泰集团今年二季度在义乌投资113亿元,包括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基地和分布式电站,并已在甘肃的酒泉、高台、金昌等地分别投资建设组件、电池片、储能、逆变器等项目。
至此,南存辉的正泰集团,已成为国内涉足硅料、硅片、组件、逆变器、电站等全产业链环节的“光伏一体化之王”。
在早期媒体报道中,当上世纪80年代温州同行都在以低成本、低价格挣快钱,面对上海退休工程师王中江的提问“想赚今天的钱还是明天的钱”,南存辉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后者。
其历经多年,在光伏领域低调埋下的种子,又将在资本市场结出多少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