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提出后,国家各部委陆续出台政策以推动新能源行业发展。光伏行业是新能源发展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
根据欧洲光伏协会预测,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和新兴市场的有力推动下,全球光伏市场将保持较快增长,乐观情形下,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到 346.7GW,复合增长率约20%。
光伏背板作为光伏组件背面的封装材料,可抵抗光湿热等环境对电池片、胶膜等材料的侵蚀,并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是延长光伏组件使用寿命的关键原材料,在光伏高质量腾飞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与其他光伏零部件材料不同,光伏背板可谓五花八门,无论是从背板整体结构划分还是从背板组成材料来看,都让组件制造商在选购背板材料时“眼花缭乱”。
不可避免的,要解答一个问题——在践行双碳目标大背景下,保障组件25年“绿色、安全、可靠”运行,究竟什么样的背板材料是最佳的选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驱车前行,在贵州高原上,在深蓝色的“光伏海洋”里,找寻答案。
点击观看视频↓↓↓
据了解,贵州省年平均降水量1352.8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89天,省内最大的河流北盘江,全流域水能储量可达320.7万千瓦。正因如此,梯级的水电站是贵州发电的重要途径。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水电站+光伏而成的“水光互补”电站,成为了贵州特色。
相比于常规的光伏电站,“依水而建”的电站,对背板材料的要求尤为严苛,避免影响水体环境,“无氟”是核心考虑要素之一。某央企450MW贵州光伏项目中,全部采用明冠BO背板。
用项目负责人的话来说,BO背板是一种耐候型PET结构的背板,其绿色无氟的特点,避免了对当地水资源的污染。面对日益严格的安全环保要求,光伏企业只有做到兼顾材料的长期使用可靠性与绿色环保要求,才能真正实现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
有机构预测,未来每年有几十到上百GW组件退役,回收组件时的无害化处理,废气、废液、废物收集与处理,都是难点。含氟背板更是给人们出了一道难题,氟化物的毒性很大,若通过焚烧处理会产生氟化氢等毒性气体,不仅如此,光伏电站着火后,运维救援人员产生氟化物中毒的案例数不胜数。
BO背板真正破解了光伏背板中的难点问题——既满足了绿色,又保障了安全可靠。
除此之外,背板在实际服役中,还受到自然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污染物、风向、风速、降水等几十种环境因子交互作用影响,不同的环境因子时刻考验着背板的可靠性。
为验证BO背板具有户外实际使用的可靠性与户外实际使用情况,明冠产品经理方艳告诉记者,明冠已经和第三方测试机构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达成战略合作,从户外实证基地、终端电站走访、户外年久组件测试三方面持续追踪产品品质,做到明冠BO背板可追踪、可追溯,提升客户信任度、满意度。
在项目现场,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张彦军告诉记者,“这里的项目运行状况良好,没有发现背板有开裂、鼓泡、破损、变黄等情况”。
据了解,低水汽透过率的BO背板可以充分保护内部电池片、焊带不受水汽侵蚀,通过了行业内最高等级的耐湿热老化测试的BO背板,也能够保护光伏组件在湿润的气候中长期有效运行。在贵州这样的高原地区,BO背板优异的耐UV性能,也完全满足环境对组件的使用要求。
从更绿色、更安全、更可靠的角度,BO背板深受客户认可。BO背板的出货总量比例逐年递增,如今,BO背板已成为明冠最主要的背板产品,出货占比超过70%。最初在国外市场广受追捧的BO背板,如今已经快速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
据了解,BO背板自2012年全球首发以来,累计出货突破1亿平米,合计为超过20GW组件提供封装材料。为满足持续增长的客户组件装机需求,明冠拟于2022年新增1亿平米无氟背板产能,预计2022年底背板产能将达到60GW。
专注新材料,明冠以绿色产品助力国家绿色发展!
来源: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