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6月27日披露,银浆行业巨头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提交科创板注册申请。据光伏行业协会披露的数据,聚和股份2021年正银产品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全球第一,是中国光伏银浆军团当之无愧的领军企业。目前,公司不仅拥有丰富的产品和技术路线,也在用实际成果助力导电银浆完成国产替代,为我国银浆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硬核技术转为迭代效率,服务“响应体系”是关键
随着全面平价上网时代的来临,光伏产业链面临着较大的降本增效压力。市场主流的太阳能电池片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产品迭代周期进一步缩短,而正面银浆作为制备太阳能电池金属电极的关键材料,其性能的优劣、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电池转换效率,除需根据下游技术革新开展同步研发外,还需不断优化正银配方,持续迭代升级产品以帮助下游厂商更好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所以对正银企业来说,要想在行业最新变革趋势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硬核技术的支撑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要跟得上行业技术更新的“快”。国产银浆厂商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并不断优化技术更新效率,近几年我国银浆国产化进程才会不断加速,而聚和股份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团队的建设,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已建立了一支稳定、资深的核心研发队伍,专业涵盖微纳米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学等十余个学科,帮助公司建立了良好的研发机制、健全的研发体系。为了使公司能够跟上“新速度”并使自己的产品始终保有优势竞争地位,公司还搭建了一套灵活高效的响应体系:配备客户驻地研发工程师,负责项目技术沟通并提供产品技术支持,通过建立完备的客户档案、客户投诉等管理系统,以及信息快速传递与反馈机制,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市场动态、客户需求,并第一时间展开有效研发,持续对公司现有技术进行快速更新迭代。
目前,在这套服务机制的有效运行下,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公司已形成覆盖银浆产品多个应用领域及生产工艺的多项核心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光伏银浆产品能够满足多种类型太阳能电池对银浆的需求。而且值得关注的是,公司银浆产品已逐步涉足非光伏领域,包括5G滤波器用导电银浆、压敏电阻导电银浆等电子浆料在内的系列产品已形成销售收入,前景可期。
积极应对竞争对手阻击公司IPO进程的行为
虽然聚和股份是国产银浆龙头企业,对银浆国产化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公司的上市历程也并非坦途。公司提交上市申报资料两个月后便遭受了专利狙击。
对此行为,聚和股份积极应对,公开资料显示,公司已经完整取得了三星SDI与美国杜邦之间达成的《专利许可协议》,合格继受专利交叉授权。更为重要的是,境内案件中的涉诉专利均在《专利许可协议》涉及的专利许可范围内,聚和股份享有上述专利的许可权。公司在给上交所的回复函中指出上述诉讼败诉可能性较低。
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信息显示,针对8项专利无效:国家知识产权局目前已审结的7个无效事项,聚和股份的7个专利权均维持有效,支持率100%;专利无效对IPO进程的影响基本消除。对此,柳沈律师事务所的姚律师表示,在专利授权确权领域,本案作出了非常好的表率,也侧面体现出聚和股份作为当前主流的银浆研发科技公司,拥有牢固的专利基础,公司专利权的稳定性能够经受住考验,让更多像聚和股份这样的研发创新高科技企业对专利保护更有信心。
除此之外,聚和股份自成立以来便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达103.09%,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资料,公司自主研发的 HJT 产品技术在印刷性、体电阻率和焊接拉力方面均能达到进口产品同一水平,且已开发出 N 型 TOPCon 成套银浆产品,实现了TOPCon 全套技术的优化整合。由于TOPCon电池与HJT电池结构的特殊性,涉诉专利在新型 N 型 TOPCon 电池浆料制作过程中涉及程度较低,并非N型TOPCon电池实现高效率的关键要素,而在HJT电池浆料制造过程中完全不会使用到玻璃粉这一原材料;公司在N型电池银浆技术方面的布局处于行业前列。
自主研发完善知识产权体系,责任担当深化国产替代
过去,由于银浆行业的基础专利掌握在三星SDI、昭荣化学和美国杜邦手中,为了展现公司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并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专利护城河,公司一举收购三星 SDI 专利、昭荣化学专利等相关资产,为保护我国银浆行业健康发展布局完善知识产权体系做出贡献,彰显行业担当。
与此同时,聚和股份依靠研发生产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归纳出了一套浆料研发生产全流程的技术体系,并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而且依托这套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已经能够满足行业对导电银浆持续的技术进步需求并能持续的研发、生产出适配客户需求的高品质正银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家鼓励国内企业研发创新、进口替代,高度重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反对“专利海盗”行为的时代背景下,聚和股份以实际行动践行技术创新之路,不断为中国光伏产品降本增效、“碳中和”目标的早日达成贡献力量。而竞争对手以收购而来的专利对聚和发起专利诉讼,与国家鼓励创新的方向相悖。
为了应对最坏情况败诉的发生,聚和股份已经储备了迭代技术并已获得授权专利。在回复函中,聚和股份审慎表示公司能够在必要的情况下较快的完成该产品体系切换。
除了在法律及专利技术层面上尽可能规避专利狙击的侵扰外,为了进一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聚和股份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因诉讼而面临的潜在财务风险也作出了兜底承诺,公司实控人刘海东承诺:“若公司因前述境内外专利侵权诉讼败诉而产生赔偿责任,本人将全额承担相关的损害赔偿责任。本承诺持续有效且不可变更或撤销。”这一承诺进一步展现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信心以及对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