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期的政策导向到启动项目竞配,再到如今 10个海上光伏项目投资主体初定,山东省发展海上光伏的一连串动作引发了行业关注。
细观入围的投资主体不难发现,此次海上光伏项目投资的领衔者无一例外都是央国企。与传统的陆上光伏项目不同,海上光伏在国内还属新鲜事物,项目零星开发,多是小规模试验。海上光伏集中连片,造价不菲,还涉及海域使用、海洋环境和生态保护等多个问题。“国字头”开发企业入局,地方政府放心,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相关规范性审批手续的办理上,央国企都具备优势。
回望国内陆上光伏电站的发展轨迹,在产业起步阶段,确有大量民营资本进入,但随着发展深入,受制于国家补贴资金拖欠等问题,为及时获取现金流,不少民营企业选择将电站资产出售给央国企。山东此次海上光伏项目开发之初便将央国企选为牵头方,从长远考量,对于电站建成后的运行维护也大有裨益。在央国企的牵头下,民营企业发挥灵活性优势参与电站投资,组合出手,相得益彰,一举多得。
风电整机厂商的加入也格外惹眼。在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领域,虽然光伏尚属“新兵”,但风电却已日臻成熟。基于对海上环境的熟悉程度、对海域使用的基本了解,风电整机厂商的经验自有用武之地。从风电到光伏的“小跨界”中,我国可再生能源“下海”之旅正在经历新的尝试。
从央国企到民营企业,从风机厂商到组件制造商,海上光伏开发的队伍正在不断发展壮大。这背后,蕴藏着中国企业对海上新能源开发的信心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