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光伏逆变器突然遭遇“芯荒”,整个逆变器产业顿时“心慌”,53家光伏逆变器生产企业宣布产品提价,幅度达到10% - 15%,头部企业对此的解释是“因为原材料涨价和备货”。
一年后,逆变器芯片再次遇到“断供”威胁!
1. 俄乌冲突,美放狠话
《纽约时报》消息,美商务部长Gina Raimondo周二对《纽约时报》表示:假设中企不遵守美方对俄罗斯的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那么美国将让中国的芯片生产厂停产。
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称,拜登政府可能会切断中芯国际和其他中国芯片制造商获得美国生产的工具和软件的渠道,这些工具和软件对制造最先进的芯片至关重要。虽然禁止向俄罗斯出售芯片一直包括美国惩罚违反制裁的外国企业的可能性,但周二标志着政府高级官员首次特别提到中国和中国芯片制造商。
2. 芯片断供,不只是威胁
雷蒙多的这番话并非虚言恫吓,一旦美国采取相应措施,势必会对我国芯片生产造成不小的打击。
芯片是光伏逆变器的重要原材料,光逆变器使用的芯片主要包括IGBT器件、IC半导体。IGBT是一种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是工业控制及自动化领域的核心元器件,其作用类似于人类的心脏,能够根据装置中的信号指令来调节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相位等,以实现精准调控的目的。
目前光伏逆变器生产企业主要使用国外芯片,固德威在去年半年报中指出:“IGBT 元器件国内生产商较少,与进口部件相比,产品稳定性、技术指标存在一定差异。目前, 国产 IGBT 元器件、IC 半导体的性能稳定性及相关技术指标未能完全满足公司产品的技术要求, 预计短期内不能完全实现进口替代。”阳光电源、锦浪科技也对《华夏时报》媒体表示“公司电力电子设备中的各类芯片,主要生产商为国外企业,目前国内生产商较少且性能指标尚有差距”。
在芯片缺货、涨价的背景下,逆变器的产量或面临芯片供应的限制,甚至有可能缺货。光伏行业使用的主要芯片品牌有:德国英飞凌、荷兰恩智浦、美国Microchip、意法半导体(ST)、台湾光宝科技、台湾强茂、日本Diodes、美国TE、江苏捷捷微电等。户用光伏对逆变器需求台数最多,或受影响最大!
3. 断供围堵,国产芯片的机遇
即便不被断供,去年全球芯片的供应就已经严重短缺了,芯片价格一直在涨,官方交货期都要在20个周甚至一年以上,导致一些逆变器厂商在采购时已经陷入“饥不择食”。因此尽管此前一些逆变器企业表示国产芯片仍无法满足要求,但愈来愈严峻的“芯荒”让国内逆变器企业不得不加快了国产化合作的步伐。
去年年底,阳光电源在三季报中明确,面对当下芯片的短缺,公司接下来将在调整产品结构的同时,加速国产化芯片的替代。
而固德威也在去年的三季报交流会上表示,如果国产芯片等原材料的稳定性等通过测试,将积极考虑与国内芯片厂商的合作。
锦浪科技在去年10月的投资交流会上称,公司在积极评估新的品牌供应商,包括一些国产元器件,合适的话会在明年(2022)的Q3、Q4 导入。
芯片产能紧张,对于国内各大IGBT厂商无疑是历史性的机遇。以前求着客户试用都不理,现在逆变器头部企业主动找供应商合作,加快验证过程,IGBT厂商当然愿意加大研发、产业化投入。
斯达半导体在光伏应用领域,针对高效率的应用场景,研发第五代MPT IGBT芯片650V超快速系列,直接对标英飞凌第五代H5650V,且已有样品正在试用,对标英飞凌第七代IGBT的产品也正在研发中。据悉该公司已进入华为光伏供应链。
中车时代,已成为国际少数同时掌握大功率晶闸管、IGCT、IGBT及SiC器件及其组件技术的集成企业代表,拥有国内首条、全球第二条8英寸IGBT芯片线。光伏和风电领域已进入阳光电源、远景能源、金风科技等集团供应链。
过去一年的“芯荒”危机中,中国逆变器厂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逆变器出货量大增的压力下努力保供。然而即将要面对的不再是过去的“芯荒”,而是Gina Raimondo口中的断供,并且曾经以为那些威胁只是用来唬人,这两周发生的一切让所有人明白,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
更进一步的是,这次断供,可能不是简单地切断芯片的供应,美国还要切断中芯国际和其他中国芯片制造商获得美国生产的工具和软件的渠道。没有了芯片制造需要的工具和软件,对国内芯片厂商可能都是个威胁。
面对美国商务部长Gina Raimondo的威胁,逆变器厂商们、芯片制造厂商们,你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