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股份成立于2000年,是最早从事太阳能光伏业务的公司之一,2012年4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主营光伏单晶硅片以及光伏电池组件,公司已逐渐成长为光伏行业垂直一体化巨头。
隆基目前已经形成了从单晶硅棒/硅片、单晶电池/组件到下游单晶光伏电站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其中单晶硅棒/硅片和单晶电池/组件业务是公司的核心制造业务,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片和组件制造企业。2021年底,公司单晶硅片年产能达到105GW,单晶电池年产能达到38GW,单晶组件产能达到65GW。
公司2014年底开始实施垂直一体化战略,经过短短几年发展,成功完成了从硅片专业化厂商向单晶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重大战略转型。公司电池、组件产能和收入规模持续扩大,2018年-2020年公司组件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61.91%、45.93%、66.39%,收入占比大幅上升,单晶硅片全球龙头地位不断强化,一体化竞争优势越发明显。
公司的主要业务分为上游硅片和下游电池片、组件两部分,营收贡献合计占比均超过85%。在上游硅材料领域,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片供应商,竞争优势显著,在单晶生长、金刚线切割以及薄片化等方面建立了领先的技术和成本优势,产品品质和非硅成本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营业成本构成中原材料成本占比均超过 70%,因此上游多晶硅料等原材料价格的变动会导致公司毛利率出现变化。
单晶硅片环节由于市场集中度高,且新增产能规模相对较小,市场有效产能小于下游环节,因此市场供需持续处于相对紧平衡状态,所以公司硅片环节毛利相对稳定,且保持行业领先。
在下游电池和组件业务方面,基于上游优势,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发展,公司组件业务2020年出货量已跃居全球第一,技术研发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由公司2019年创造的P型单晶双面PERC电池效率纪录打破了此前行业认为的24%的效率瓶颈。
组件产品直接面对终端市场,由于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市场竞争相对激烈,并且受到下游终端电站投资最低回报率的限制,价格调整存在滞后且难以将成本上涨完全转嫁至终端,因此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涨价影响较大,导致近年毛利率水平下滑比较明显。
2021年硅料环节在涨价背景下利润高增,此外装机需求预期增加,吸引了大量新建产能,2020年全球多晶硅产能约60万吨,据募集说明书数据,目前行业在建以及拟建多晶硅产能超过200万吨。
随着上述新增产能的陆续释放,多晶硅料市场供需逐步得到改善,硅料价格已经开始下探,后续有望继续回落,因此硅片环节开始下调价格,有利于下游组件和装机成本下降,提振需求。
2021年11月30日和12月16日,公司连续公告了硅片价格下调,累计降幅为12%至14.85%,中环股份也陆续公告了降价。对价格战和库存的担心也引发了市场悲观情绪。
我们认为,上游硅料在产能持续增加的背景下较难维持高价运行,随着上游价格下行,硅片降价也是必然。虽然对公司而言,调价之下,硅片环节外售的利润难免受到冲击,但是公司布局垂直一体化模式,组件环节依然能够享受到上游降价的利好,分散了风险。根据PV Infolink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组件出货量继续保持行业第一。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62.06亿元,同比增长66.13%;归母净利润75.56亿元,同比增长18.87%,其中Q3单季度营收211.07亿元,同比增长54.17%,归母净利润25.63亿元,同比增长14.39%。虽然在硅料上行的影响下公司利润承压,但是公司出货量市占率保持稳定,龙头地位稳固。
关于未来市场空间,在新能源大背景下光伏需求依旧旺盛,截至2020年底全球累计光伏装机规模达到756GW,光伏发电已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品种。根据中国光伏协会统计,当前我国多晶硅、组件产量连续9年、13年位列全球首位。
随着成本下降,我国光伏“平价上网”进程也不断加快,从2021年起,除户用光伏外,我国也将进入全面无补贴时代,平价市场将被打开。整个赛道而言,由于今年硅料涨价,装机整体增速未必全部释放,随着上游价格回落,2022年行业增速可能更为乐观。
总结而言,隆基股份无疑是光伏赛道核心资产,构建了从单晶硅片、电池组件以及下游光伏电站的完整产业链。上游单晶硅片处于绝对行业龙头地位,非硅制造成本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单晶组件出货量 2020 年也跃居全球第一,单晶高效电池和组件转换效率连续多次刷新世界纪录,产业链各环节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当前正处清洁能源加速装机的阶段,且装机成本在不断下降,光电成本持续走低,光伏依然是确定性较高的赛道,而隆基作为全球龙头,规模优势凸显,一体化布局有利于持续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