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新型光伏器件,钙钛矿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在过去10年左右的时间迅速提升到25.5%,与晶体硅太阳电池相当。同时,钙钛矿太阳电池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可以和其他类型电池形成叠层电池,而且可以在聚合物和金属箔上制成柔性轻量化的器件,可以应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上,也可以和交通工具与可穿戴式器件紧密结合,用途广泛。
近日,在暨南大学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麦耀华教授、刘冲副研究员、吴绍航副研究员和张翠苓博士生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团队在大面积聚合物衬底柔性钙钛矿光伏组件的研究上取得突破,经过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的测试认证,基于反式结构的柔性组件有效面积效率高达20.20%(12.11 cm2),孔径面积效率达19.21%(12.74 cm2),均为当前已报道柔性钙钛矿光伏组件的世界最高转换效率,同时,样品在最大功率点跟踪测试中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
图1、团队制备的柔性钙钛矿光伏组件
图2、柔性钙钛矿组件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的I-V参数和最大功率点稳定输出特性
麦耀华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解决钙钛矿太阳电池技术面向产业化的关键问题。今年十月底,团队在大面积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光伏组件的研究上取得重突破,经过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的测试认证,组件能量转换效率达到21.37%(孔径面积效率,12.84 cm2),最大功率点稳定输出(MPPT)效率达20.56%,均为当时钙钛矿光伏组件的世界最高转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