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城六百载,长城越千年
这里,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
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
这里,是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漫漫岁月长河中,嘉峪关记录历史变迁,见证文明进步。千年之后,另一道别样的“蓝色长城”在这里拔地而起,于大漠绿洲间与千载岁月的明长城遥相守望。
用“光”的语言与历史对话
早在2016年,正泰嘉峪关一期30MW地面电站就已并网发电,与雄关并肩已逾5载。如今,正泰嘉峪关二期70MW光储一体化发电项目破土而出,一排排簇新的光伏组件将与一块块厚重的关城之砖发起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据介绍,项目由正泰新能源提供光伏组件以及工程总包服务,其中光伏组件选用正泰自主研发生产的ASTRO系列540Wp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整个光伏系统在25年运营周期中可实现35.08亿度的总发电量。
作为年平均发电量约1.4亿度电的大型光储项目,嘉峪关二期70MW光储一体化发电项目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约4.3万吨,相应每年可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其中减少二氧化碳约14万吨,二氧化硫约4211吨,氮氧化物约2105吨。对改善大气环境,节约淡水资源,促进甘肃能源结构优化有着积极作用。
光储深融合,迈向碳中和
千年之后,古城墙上的狼烟虽已遁去,然而嘉峪关所承载的中华民族勤恳耕耘的历史并不如烟。一如现今的储能技术,为当地能源产业发展沉淀出厚积薄发的力量。代表着现代能源技术进步的解决方案,正随着正泰人的勤恳耕耘扎根戈壁荒滩。
嘉峪关二期70MW光储一体化发电项目位于嘉西光伏产业园区,地处甘肃省重点打造的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内。项目规划用地1900亩,光伏系统直流侧容量约为87.5MWp、交流侧容量为70MW,并搭载了3.5MW/7MWh的储能系统。
在“3060双碳目标”下,储能作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可以在电力能源“发、输、变、配、用”多个环节提供时间或空间维度上的功率、能量响应与支撑,光伏与储能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也成为必然。
项目采用光储一体建设方案,储能系统与光伏电站能够联合运行。利用储能系统,平滑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爬坡率、并网电压波动性,改善系统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平衡水平,增强稳定性,实现平滑出力波动、提升消纳能力。
夕阳下的嘉峪关,似乎在憧憬未来。数月之后,这里将有约1900亩的荒地变身光伏组件组成的“蓝色长城”,在场区内打造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的局部生态。希望在应对恶劣自然条件的同时,让光伏电站与当地生态环境更加和谐地“共处”,一道见证嘉峪关的今日繁荣。
过去,这里有了万里长城
才有嘉峪关内的安居乐业
如今,这里有了光储电站
陇原大地更有可期的零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