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伏网 » 光伏财经 » 正文

中国电力:预计率先实现清洁转型,绿色能源、储能构建新增长极

日期:2021-08-25    来源:格隆汇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2021
08/25
11:2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国电力 光伏售电量 清洁能源装机容量

8月19日盘后,中国电力发布2021年中期业绩公告,上半年录得营收165.43亿元,同比增长26.71%;净利润22.23亿元,同比增长16.04%;权益持有者应占净利润13.72亿元,同比增长16.98%。

公司整体营收和利润保持增长势头,风电和光伏利润贡献占比继续提高。2021年上半年,风电和光伏合计录得净利润占比达45.88%,较去年同期提升5.07个百分点;风电及光伏售电量分别同比增加40.91%和54.06%;

发电装机容量结构方面,中国电力继续向清洁能源转型战略稳步推进,清洁能源装机容量持续提高。2021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合并装机容量为158.4万千瓦,全部为清洁能源。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合并装机容量2842.97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合并装机容量占比达47.10%,较去年年底提高3.12个百分点。据悉,公司清洁能源合并装机容量计划将于2021年底实现占比超50%。

来源:公司资料 

公司清洁能源项目资源储备丰厚,清洁能源的产能规模和盈利能力有望步入稳定的加速发展期。2021年上半年以来,中国电力已锁定的光伏、风电项目超1,000万千瓦,在谈清洁能源项目也超1,000万千瓦。

中国电力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在港股上市的大型煤电独立发电公司位居第一。笔者对可比港股电力公司中国电力(2380.HK)、大唐发电(0991.HK)、华润电力(0836.HK)、华能国际电力(0902.HK)和华电国际电力(1071.HK),进行了各自发电结构的拆分。

从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来看,截至2021年6月底,中国电力清洁能源合并装机容量占比的数据为47.10%,大幅高于其它公司,华润电力和华能国际电力的同期清洁能源合并装机容量占比分别为31.70%和21.07%。因大唐发电和华电国际电力尚未发布2021年中期业绩,故这里采取其2020年底数据,大唐发电和华电国际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分别为22.57%和13.60%。

来源:各公司公告

综合来看,中国电力目前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排名第一,且与第二名之间相比优势较大,同时现存火电装机容量小,未来火电退出障碍小。考虑公司目前清洁能源项目资源储备丰富,清洁能源转型进程有序推进。笔者认为,中国电力有望成为在香港上市的大型煤电独立发电公司中,首个成功转型为以光伏、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为主体的公司。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积极向绿色能源产业的纵深进行布局,向绿电交通、储能、高端检修和综合智慧能源等领域开拓发展,未来这些业务或将为公司提供新的增长驱动。

下面笔者将从行业趋势和公司战略路径两方面,展望中国电力的长期发展空间。

行业长期发展具备确定性,优质低碳转型企业有望得到市场认可

清洁能源是我国未来能源发展方向,电力企业将受益“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指引。

根据披露数据,截止到“十三五”末,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为15.9%。《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中给出202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目标为20%,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参考我国在去年12月联合国气候雄心峰会的宣讲目标,到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需要达到25%,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来源:公开资料

显然,鉴于我国过去以传统煤电为主的基本国情,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拓展将成为我国实现能源结构转型目标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国能源企业发展的核心方向。根据中电联《2021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数据,2021年6月底,我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为2.9亿千瓦和2.7亿千瓦,这意味着为实现2030年12亿千瓦以上的装机目标,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需要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再翻一倍以上。

除了政策指引,在财政方面国家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也十分明显。国家开发银行制定了《支持能源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工作方案》,在“十四五”期间设立总规模为5000亿元的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贷款,其中2021年安排发放1000亿元,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笔者认为,能源结构转型带来确定性的清洁能源增长需求,将为电力企业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

碳交易上线,市场化机制下或将更加凸显低碳、清洁企业的价值。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交易。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纳入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

事实上,碳交易机制核心是要鼓励企业自主完成限排减排的降碳任务,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碳减排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动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引导资金流动。

因此,碳市场机制下的燃煤发电企业,特别是排放强度相对较高的企业势必会面临成本上升的考验,企业必须进行节能成本与配额成本之间的衡量,并考虑投入一定的技术改进。根据发电行业业内观点,顺应绿色低碳转型趋势的企业,在碳交易机制上线背景下,有望占得发展先机。

此外,笔者留意到,近期市场监管总局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将发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价监竞争、特种设备等多项监管职能作用,推进相关市场监管工作。不难理解,这是国家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完善相关市场机制建设的重要举措。

来源:市场监管总局官网

笔者认为,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的深化及配套市场机制的建立,对发电企业而言,能否积极顺利实现低碳转型,不仅代表着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更和企业的市场价值和市场认可度息息相关。即只有成功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发电企业,才能够获得较高的市场溢价。

清洁能源转型成功明显,布局绿色能源产业

中国电力是传统火电企业向清洁能源转型的排头兵。

从文章开头进行的在港股上市的火电企业中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对比中,可以看出中国电力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即使放在全国发电结构中来看,中国电力的清洁能源占比和清洁能源的增长速度也十分值得关注。根据中电联数据,截至2021年6月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为45.40%,中国电力为47.10%。从清洁能源增速上看,中国电力的风电和光伏售电量增速也长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来源:中电联,公司公告

这里,笔者想特别强调的是,在全国发电比较基准下,囊括的企业包括专门专注于核电、风电和光伏的发电企业,它们显然会直接对拉高全国清洁能源占比起到正向积极作用。而中国电力作为向清洁能源转型的火电企业,能够取得较好的转型成果,得益于其在清洁能源领域的较早布局和快速的规模扩张。

结合上文对于行业的梳理,笔者认为,中国电力符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下,顺应绿色低碳转型趋势的企业,有望凭借现有清洁能源结构优势和清洁能源项目拓展能力,在基础发电领域占据有利态势。

加速布局绿色能源产业,构建公司新的增长极。

除了在基础发电主航道的稳步前进外,公司在绿电交通、储能、高端电力检修和综合智慧能源领域的进展亦值得关注。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了董事会及高管换届,两位新执行董事均具有清洁能源的履历背景。公司董事局主席贺徙,是中国电力母公司国家电投集团现任的新能源总工程师;公司总裁高平,上任前为吉电股份总经理,在任期间吉电股份的新能源转型成果显著。从公司管理层构成可以看出,中国电力向清洁能源深化发展的决心。

具体来看公司的绿色能源产业布局。

绿电交通:通过收购国家电投集团内的启源芯动力36%股权,进军新能源车产业,可从事电池充换基础设施服务。

储能:成立公司新源智储,拥有自主储能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池评价体系、云端大数据分析等核心技术,可从事电站侧、用户侧储能设施开发、集成和运营业务。

高端电力检修:打造以高端核电站检修业务为代表的高端电力服务业务。

综合智慧能源:结合生态能源、智慧设施和绿色产业构建绿色能源发展模式。其中,小岗村渔光互补一期项目获得2021年电力行业综合智慧能源大会的优秀示范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智慧能源项目开拓顺利,截至2021年8月,公司已经签署了多个智慧能源项目框架合作协议。

来源:公司官网

总结

行业角度,“碳达峰碳中和”的长期国家实现路径,为清洁能源带来确定性的增长需求。碳交易、碳监管等机制的不断完善将鼓励发电企业积极实施低碳转型,向清洁能源成功转型的企业,将迎来良好发展空间。

中国电力作为港股上市电企向清洁转型的佼佼者,发电业务基本盘稳固,清洁能源项目运营和开拓能力强,有望长期受益于行业发展红利。同时公司积极向绿色能源产业纵深开拓布局,未来或将帮助公司开拓更多商业化渠道,打开新的业绩增长极。

从估值来看,中国电力(2380.HK)仍处于相对低估值区间。

中短期而言,笔者认为其从传统火电向清洁能源的转型速度快于同类火电企业,正大步向清洁能源企业迈进,且从业绩角度已经逐步脱离对于火电的依赖,其2021年上半年清洁能源利润贡献占比超过90%,同时考虑公司常年保持的较高的派息率,对股东友好。长期来看,公司绿色能源业务逐步展开,未来有望实现多元化营收结构。

故而笔者认为中国电力的估值水平应该在传统火电企业中享受较高溢价,长期具备向好发展趋势。


返回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首页

光伏资讯一手掌握,关注国际能源网 " 光伏头条 "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