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在旗下多家上市企业集体巨亏的压力下,最近又有很大的动作。
近日,协鑫系上市公司协鑫新能源和保利协鑫联合发布公告称,协鑫新能源已成立氢气能源事业部,积极研究在现有光伏发电的业务平台上,发展氢能业务及相关产业。
同时,协鑫新能源还分别与中建投资本管理(天津)有限公司和建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订立战略合作协议,合作设立基金规模约100亿元的氢能产业投资基金和基金规模不多于8亿美元的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
光伏巨头扎堆氢能,新风口还是瞄准了政府的钱袋?
01 万里之外的非洲天然气成为依靠
今年对氢能的关注不仅仅是协鑫这家光伏企业,隆基和阳光电源等光伏巨头在此前就已躬身入局。
隆基早在3月31日就已注册成立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而阳光电源则在6月18日宣告成立了一家氢能子公司,注册资金达到了1亿元。
协鑫、隆基、阳光电源最近几个月集体把目光瞄准新兴且存在争议的氢能产业,是瞄准了新风口还是只是玩一个噱头,放一颗新卫星,真实目的是图谋未来政府公共资金的支持?
债务压力很大,处在困境中的协鑫这次动作在外界看来很大,毕竟宣称投入的资金多达一百多亿。
为了制造出影响,协鑫甚至公开对外表示,旗下保利协鑫天在万里之外的非洲埃塞俄比亚拥有丰富天然气资源。总计资源量高达5万亿立方米,已探明储量为2,000亿立方米,已完全具备规模化商业开发条件。丰富且廉价的天然气资源将是协鑫新能源发展“蓝氢”得天独厚的巨大优势。
具备如此先天的气源供给优势,协鑫认为自己有能力将协鑫新能源打造成为国际主流的“蓝绿“氢能综合服务供应商。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报道笔者真不好判断其中是否有虚假成分在里面。毕竟远在万里之外的埃塞俄比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真不好判断。
但过往的历史看,非洲国家的动荡是有目共睹的。即便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政局是否稳定,当地民众是否对开采当地资源予以配合,这些真不好判断。
协鑫今天即便把非洲埃塞俄比亚天然气说成像一朵花,笔者也是心存疑虑的。
即便把非洲埃塞俄比亚天然气放在一边,氢能是否在未来能够成为清洁新能源的主力军仍然存在很大争议。
02 氢能源的安全性能还有待验证
从目前来看,氢能源是一个技术更为复杂要求更高的产业。
最近几年一些产业已经尝试使用过氢能源但都没有什么令人眼前一亮的成效。
整体上,国内对于氢能源的研发以及推广尚在起步阶段,而之前氢能源试用车发生泄漏引起爆炸,在家用领域推广就被叫停。
而韩国一公司研制的氢能电动汽车在研究室中车辆爆燃,后果就是附近500米左右的房屋墙壁都出现了裂缝。
氢能电动汽车被认为存在不环保、不划算和不安全的特点,因此最近几年氢能在汽车领域的推广并不如意。
多家曾经进入氢能源领域的汽车巨头都先后放弃了在此领域的研发和试用。
氢能源汽车整体而言,存在的缺点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氢能源汽车成本较高,氢气来源不太经济且会造成污染,催化剂铂价格昂贵且有毒,加氢站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维护费用高昂,安全性仍存在较大风险等。
截止2020年,我国氢能源汽车销量累计仅约7000辆,累计建成加氢站仅118座。而氢能源试用更多的是集中在有固定线路的公交车上面。
专业人士认为,披着“清洁能源”外衣的氢气,实际上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清洁。这是因为在制氢过程中仍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污染和能量损耗。而目前国内氢能源技术水平有限,氢燃料电池的关键零部件与技术过度依赖国外龙头企业,供应链遭“卡脖子”现象很严重。
03 希望之光还是空头支票?
据外媒报道,氢能源,是希望之光还是空头支票也存在巨大的争议。
从美国到澳大利亚,从欧盟到亚洲,过去一年几乎每天都有一波热潮。但这些热潮背后,是由政府承诺提供的数十亿美元资金所组成。
“氢经济的想法并不新鲜,”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师马丁·滕勒说,“现在它看上去再次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方案,问题在于:它会像从前一样只是一张空头支票吗?”
境外专家指出,未来10年的氢能源市场很可能是政策驱动的,相关项目将高度依赖公共资金。
彭博新能源财经估计,未来10年全球将需要投入1500亿美元才能将制氢成本降低到具有竞争力的水平。
寄希望政府公共资金的大量投入,并从中分到一杯羹或许是这些光伏巨头急于入局氢能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