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苏联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太空竞赛,因此这次媒体称我们落后了50年,今非昔比,中国也有了空间站,国际空间站2024年就要退役,太空就剩下了中国的这一座,只要我们保持定力,稳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会到来。
4月29号,在海南的文昌航天发射场,一枚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把天宫空间站的天和号核心舱送上了400多公里的太空,发射和入轨过程全程电视直播,显示了对发射成功的自信。
国际太空站
人类已经组建了多个太空站,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国际太空站,为什么叫国际太空站?是因为它是由美国、俄罗斯主导,日本、加拿大、欧洲太空总署共同参与的,有美国的航天飞机和俄罗斯的货运飞船,欧洲日本的实验舱、加拿大的机械臂。16个国家历时16年建成的国际合作项目,以前在电视新闻中经常看到欧美和日本宇航员在空间站的活动场景,可惜没有中国人的身影,美国和苏联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太空竞赛了。
因此有媒体称我们落后了50年不无道理,但是现在今非昔比,中国也有了空间站,与国际空间站不同,我们是独立完成的,未来的两年还要进行十次的发射并建设完毕。一国对标16国两年对标16年,空间站好像拼插玩具,这次发射的核心舱是主体,后续发射的舱体要插在这个主体上,枝枝叉叉的越插越多,直到最终完成,从规模来看国际空间站的个头最大,我们比它小一号,但具有三个后发的技术特点。
采用冷凝干燥技术把航天员呼出的水汽和尿液收集起来,通过深度净化处理成可供饮用和制造氧气的水。
二是大型柔性太阳能电池翼
以前太阳能板是刚性折叠式的,像屏风那样一扇儿一扇的打开,现在的材质是柔软的,可以像窗帘一样拉开,光电转换效率可以达到30%以上,这已经非常高了,因为40%是理论极限。
三是具有七自由度的机械臂
机械部位的两头是互为手脚的,当一端的手抓住了舱体的适配器并固定后,就同时接通了电路并打开了信号。而另外一端就松解变成了可以辅助航天员操作的手,一端固定后另一端可以爬到前面去固定,可以在舱体中自由地游动。这就比用跟带子拴住航天员先进多了。
国际空间站是多国合作的,美俄太空舱对接时就需要一个19吨重的对接舱,就相当于买了房子,公摊太大。而我们空间站的整体设计,得房率很高,核心舱宇航员的活动空间50平米,六个宇航员可短期共处,三名宇航员可以驻留半年,每个宇航员都配有独立的睡眠区,每人有一个平板电脑,除了开关灯等简单控制,还能上网、聊天,总带宽有10GBPS看视频毫无问题,餐厅里配备了微波炉、冰箱、饮水机甚至折叠餐桌,健身区有跑步机、动感单车、拉力器,科学实验区有13个科学实验柜,都是500公斤的实验设施,相当于一颗中型卫星的体量。
共轨飞行的巡天望远镜分辨率与哈勃望远镜相当,视场却大了300倍,可以跟空间站对接,航天员可以进去操作升级,原来考虑的是跟空间站直接硬对接,但是又担心空间站的震动会影响观测效果,后来就选择了独立共轨飞行的模式,空间站的主要作用就是科学实验和科学观察,特别是对液体、气体混合物的实验意义重大。微弱引力下的对流扩散凝固分层融合等过程跟在地面上是完全不同的,对新材料复合材料的研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现在发射的时机也很有意思,未来两年内将会组装完毕,2023年开始全面工作,而国际空间站2024年就要退役,太空就剩下了中国这一座空间站。看发射直播很有感触,控制室里全是年轻人,他们朝气蓬勃的样子预示着中国的未来。只要我们保持定力,稳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