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报道】3月24日,2021光伏领袖大会在北京粤财JW酒店盛大召开。会上,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先生为论坛做了主要致辞。
朱黎阳表示,2020年我国光伏产业实现历史第二高的全年新增装机规模达到了48.2GW,累计装机规模达全球第一位的253GW。“十四五”时期,中国光伏产业有望依托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引领全球发展。同时,由于清洁能源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挑战,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推动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为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 朱黎阳
以下为致辞内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各位企业家好!非常高兴能够参加由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共同主办的2021光伏领袖大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对参会的各位领导、嘉宾,媒体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利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年度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今年3月15号习近平总书记在中财委第九次会议中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同时指出,“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升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当前要真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不少阻力,从我国能源消费数据来看,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迫在眉睫。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了49.8亿吨标准煤,较2019年增长了2.2%,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8%,比上年下降了0.9个百分点,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尚未发生根本改变。真正实现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转变用能方式,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是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显得尤为迫切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规模稳步扩大,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中提出了中国推进能源革命的主要政策和重大举措。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以清洁低碳为导向。着眼未来,兑现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风电、光伏产业的市场前景。充分调动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将有利于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光伏产业实现历史第二高的全年新增装机规模达到了48.2GW,累计装机规模达全球第一位的253GW,“十三五”期间中国光伏产业在贸易、技术等各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十四五”时期,中国光伏产业有望依托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引领全球发展。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加快全球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推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清洁能源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挑战。一是,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具有不稳定性,未来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力系统需要加快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储能商业化应用,并网升级改造等。二是,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的用地、融资非技术成本依然偏高,需要进一步推动完善土地利用税费相关政策,提升产业竞争力。三是,风电光伏迎来投资热潮,在技术快速迭代,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做好科学论证,防止一哄而上,保持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是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因此希望在座的企业家和专家们共同努力,在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的同时也要注意清洁能源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能源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现代社会的血液,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下一步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将与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共同努力,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推动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为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一份力量。
最后再次向关心、支持此次大会的各位嘉宾,支持单位及新闻媒体朋友表示诚挚的谢意,衷心祝愿2021年光伏领袖大会圆满成功。
以上内容未经演讲者本人审核,读者朋友如有疑问,欢迎联系国际能源网内容值班编辑交流。(邮箱号:inencom@in-en.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