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逆变器行业呈强者恒强趋势,禾迈股份突围不易。
如果要在资本市场上选取2020年最热的行业,那么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绝对数得上。身处风口之上,已上市的公司获得了足够的关注,而未上市的光伏产业链公司也在跃跃欲试,希望冲击资本市场,禾迈股份就是其中之一。
据证监会官网显示,禾迈股份的科创板IPO申请于去年12月30日获上交所受理,中信证券担任公司保荐机构。1月28日,禾迈股份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
据媒体了解,光伏电池板经过阳光照射后会发出直流电,在并入电网之前,逆变器要将直流电变成交流电,这便是逆变器的价值和作用。
而禾迈股份就是一家以光伏逆变器等电力变换设备及电气成套设备为主业的高新企业。在光伏逆变器领域,公司产品包括微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及根据微型逆变器理念设计的模块化逆变器及其他电力变换设备。
行业竞争加剧,市场份额向头部集聚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逆变器行业呈现明显的强者恒强格局,市场份额不断向头部公司集聚,像禾迈股份这种中小型企业在逆变器行业中恐怕很难突围。
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光伏逆变器行业CR10仅为55%,主要原因是西门子等传统生产商退出光伏逆变器市场,新进入企业大批涌现,行业更新换代,竞争激烈程度加剧。
经历了早期的行业洗牌后,头部企业优势渐显,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2016年,行业CR10提升至78%;此后,行业集中度均维持高位,2017-2019年,CR10分别达到77%、75%、76%,长期保持较高水平。
光伏逆变器的技术门槛并没有多高,最主要的是要具备成本优势,东吴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光伏逆变器的售价低于国外售价50%左右,这极大的提高了本土企业的竞争力。
华为、阳光电源、SMA是业界公认的光伏逆变器三大龙头,以2019年的数据来看,其市占率分别在22%、13%、8%,而禾迈股份的市占率根本数不上。
2010年,华为开始组建光伏逆变器产品线,正式宣布进入逆变器市场,2014年就追赶上阳光电源,并在2015年超过阳光电源登顶,成为全球光伏逆变器出口量第一的公司,华为的实力还是有目共睹的。
但最近两年,华为逆变器业务竞争力有所下降,一方面是人员和管理层的分化,另一方面华为的业务管理更规范,纳入正式管理机制之后在研发上投入上减弱了。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对华为的打压,客观上对华为造成了一些影响,华为的美国市场也已退出2年,市场在逐步地收缩,这为阳光电源提供了抢占市场的机会。
营收规模较小,主营增长依赖海外
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2020年上半年,禾迈股份分别实现营收2.49亿元、3.07亿元、4.60亿元、1.5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964.89万元、1586.02万元、8053.80万元、2829.27万元。
从盈利的变化趋势上来看,2019年禾迈股份的盈利出现飙升,但随后在2020年上半年出现大幅度下滑。从绝对盈利水平来看,禾迈股份的营收最高不过5个亿,而行业龙头阳光电源的营收却早已达到百亿级别。
近几年,公司的主营业务结构变动较大。从营收结构上来看,电气成套设备及元器件的占比从2017年的51.45%降至去年上半年的38.49%,而微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占比从8.18%提升到了59.01%。
成本优势使得国内企业纷纷出海抢占海外市场,禾迈股份的微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收入就主要来源于境外,禾迈股份通过全资子公司里呈进出口作为微型逆变器产品海外销售平台。
2017年-2020年上半年,禾迈股份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境外收入占该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50.67%、75.46%、83.92%和89.36%。在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和汇率市场高波动的背景下,其海外市场正面临较高的风险。
研发投入落后,管理费率领先
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水准决定了未来能走多远,但作为追赶者的禾迈股份却难以让人看到希望。
2017年-2020年上半年,禾迈股份研发费用分别为0.13亿元、0.15亿元、0.26亿元和0.13亿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5.36%、4.83%、5.58%和8.44%。
而同期阳光电源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52亿元、4.82亿元、6.36亿元、3.01亿元,相比之下,禾迈股份的研发投入差了一个数量级。
截至2020年6月末,禾迈股份共拥有研发及技术人员142人,占公司总人数27.68%,而阳光电源的这一比重超40%。再来看一下研发人员的薪酬,禾迈股份每名研发人员薪酬平均10万元,而2019年锦浪科技每名研发人员平均薪酬约为18.46万元/年,阳光电源的这一数据为17.67万元/年。作为后发者,禾迈股份在研发上远远落后,想要实现追赶目前来看,并不现实。
虽然公司在研发上不积极,但其管理费用率却远高于行业平均值,报告期内,禾迈股份管理费用率虽已有下滑趋势,但与可比公司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
2017年-2020年上半年,禾迈股份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1.94%、7.87%、5.15%和6.66%,同期可比公司平均管理费用率分别为5.93%、4.81%、4.62%和4.88%。
对于这一问题,禾迈股份给出的解释是,“2017年及2018年,公司管理费用占营收的比重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是上述两年公司营收规模与可比公司差距较大所致,未来公司将持续注重费用管理,优化费用结构,从而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从公司解释中可以看出,管理费用率高的原因主要是营收没能跟上步伐。
因此对于禾迈股份来说,如果想获得资本市场更多的支持,亟需提高自身科研实力,提高市场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