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开年,牛劲百倍。新年伊始,纤纳钙钛矿组件稳定性再传捷报,经过相当于6.5倍IEC标准的100kWh紫外辐照,送检的23个组件中65%的组件衰减小于3%;在IEC标准下,组件百分之百通过了测试。此次测试结果经国际权威检测机构德国VDE和泰尔实验室(嘉兴)联合认证。
电池寿命“质、量齐飞”
通过加速老化测试结果来判断太阳能电池寿命需要质与量齐飞,“质”即单个组件可以通过设定剂量的老化测试,“量”即在大批量测试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相应测试的组件比例。因此,要证明太阳能组件是否有出色的稳定性,既要有“质”的“明星组件”,又要有“量”的“稳定团队”。
25年累计的湿热和紫外衰减是太阳能电池的失效主因之一。以成熟的晶硅组件为例,在紫外老化测试中,UVA和UVB会导致硅片内硼、氧元素复合、SiNx层被破坏、胶膜和背板经过老化发生黄变,导致效率衰减。在紫外加速衰老实验下,经过60kWh的剂量,65%的晶硅组件衰减小于3%;在100kWh剂量下,60%的组件衰减小于3%。通过Arrhenius模型推演,可推测其可满足3000kWh使用寿命[1],即25年衰减小于20%。
在双85测试中,加速老化1000小时,模拟了25年湿热环境对太阳能电池的侵蚀。此次钙钛矿组件通过双85测试3000小时,意味着湿热环境下的寿命远超25年的使用要求。
此次纤纳送检的23个钙钛矿组件,65%的组件经100kWh紫外老化测试,衰减小于3%。对比之前晶硅组件在相同辐照剂量下的测试结果,钙钛矿组件表现略优。钙钛矿组件与晶硅组件的衰减机制不同,传统钙钛矿吸光材料在长期光照加热条件下结构极易被破坏,导致电池性能迅速衰减,提高钙钛矿电池的光热稳定性是近年来亟待解决的世界级难题。虽然纤纳的钙钛矿组件在稳定性方面又取得了重要突破,但仍需通过更多的实地场景应用来检验钙钛矿光伏技术的商业化程度。
纤纳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和持续突破,使钙钛矿光伏技术越来越接近商业化应用。公司CTO颜步一博士表示:纤纳光电通过改变钙钛矿吸光层的组成结构,对钙钛矿晶界表面缺陷进行钝化,配合阻隔性较高的封装技术,得以实现与商业化晶硅电池相媲美的高稳定性。
公司CEO姚冀众博士表示:保持30年稳定性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即使转换效率和PERC电池相当,也能降低太阳能度电成本(LCOE)至0.2元。大规模应用后,将为传统能源转型升级带来强劲的科技动力。
2020年是钙钛矿光伏技术突飞猛进的一年,在学术界和工业化落地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突破,也为新一年的商业化进展夯实了基础。2021,让我们继续探索与展望,共同推动钙钛矿技术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