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运行产生明显影响,但协鑫新能源各农光电站防疫不忘保春耕,抢抓农时不放松,及时、有效地组织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们复工返岗,投入到农光电站的劳作中去。透过田间地头的新模式、新亮点、新变化,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能源提升了贫困户的经济收入。”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张耀邦告诉记者。
光伏扶贫作为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确定实施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为带动农村富裕,帮助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发挥了积极作用。
“授之以渔”的长效扶贫机制
光伏扶贫充分利用了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发太阳能资源、连续25年产生的稳定收益,实现了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张耀邦对记者表示,协鑫新能源积极策应国家战略,大力发展光伏扶贫电站。在发展光伏扶贫电站的同时,积极探索光伏扶贫模式,建立“授之以渔”的长效扶贫机制,并付诸实施。
“为切实担当社会责任,协鑫新能源还将光伏扶贫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光伏农业项目上,光伏农业发展到哪里,扶贫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并创立了协鑫光伏扶贫3.0‘鑫模式’。”张耀邦说。截至2018年年底,协鑫建成及持有指标的光伏扶贫电站规模达1196.5MW,位居全国第一,可帮扶约3.3万贫困户,承诺20年扶贫资金达约22.3亿元。
光伏扶贫1.0——纯光伏扶贫电站。这种模式仅从扶贫电站中拿出一部分利润,按照国家光伏扶贫政策,给一定数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每年每户3000元,连续20年,是一种“输血式”扶贫。
光伏扶贫2.0——光伏扶贫电站+农业。这种模式是将贫困户的土地流转给光伏电站,由光伏农业公司负责经营,贫困户参与电站农田农事务工。贫困户可获得扶贫政策、土地租金和劳务工资三项收入,同时还增强了贫困劳动力现代农业的劳动技能,是一种“造血式”扶贫。
光伏扶贫3.0——光伏扶贫电站+产业。这种模式是在深度贫困地区发展光伏农业的同时,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和仓储、物流业,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或者发展光伏材料加工工业,形成光伏产业一体化。通过光伏+产业的模式,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张耀邦告诉记者,协鑫新能源山东省郓城鑫华40兆瓦光伏扶贫电站2017年3月份并网发电,是山东省2016年第一批国家级扶贫项目,在建设之初就设计为农光互补模式。如今,这里已建成了173座三连栋大棚,保留了露天种植区,初步形成了“光伏+农业+扶贫”示范基地的规模。“该电站每年可扶持贫困户约1600户,每户可获得每年3000元的光伏扶贫政策收入,帮助侯咽集镇近40%的贫困户脱贫。”张耀邦表示。
“晒着太阳就能赚钱,日头越强收益越高。从2017年夏天到年底,竟然到手四五千元。这在以前,俺可不敢想。”山东省郓城县侯咽集镇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张桂花说。鑫华40兆瓦光伏扶贫电站租赁了她家6亩农田,每亩1200元的租金,加上张桂花务工收入和电站的扶贫款项,让张桂花逐渐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农光一体化”发展
2019年4月,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下达了“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总规模167万千瓦,加上之前的项目计划,基本将光伏扶贫目标贫困户全覆盖。赛迪智库集成电路研究所分析师江华告诉记者,该计划原则上应在2019年年底前全容量并网,使光伏扶贫电站在2020年实现全年发电,保障扶贫收益和效果。2020年2月,财政部公布了第三批光伏扶贫项目资金补助目录,三批目录共计建设规模2186万千瓦,其中扶贫规模1410万千瓦。
“目前,协鑫新能源拥有光伏电站约7.2GW,覆盖土地面积近20万亩,其中一般农用地7万余亩,不仅承担着为社会提供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的责任,同时肩负着按照党中央要求,配合地方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张耀邦告诉记者。
他表示,光伏与农业有效复合的关键是要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光伏与农业之间争光照、争土地、争空间的“三争”矛盾,做到不伤地、不伤产、不伤农的“三不伤”,杜绝电站土地撂荒现象,促进“农光一体化”发展。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协鑫新能源制定了《光伏农业项目设计指引》和《渔光互补项目设计指引》等一系列光伏农业“鑫标准”,并在农光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营过程中强制执行。
在农业生产上,协鑫新能源追求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平衡与统一,合理轮作、施用有机肥,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从而大大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促使农业生产步入良性循环,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光伏+”模式可复制
光伏扶贫是一条集产业扶贫、生态发展扶贫和清洁能源建设扶贫于一体的新路径。在光照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光伏扶贫,既有利于扩大光伏发电市场,又有利于促进贫困人口稳收增收。在采访过程中,张耀邦告诉记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协鑫新能源始终秉持的发展理念,并不断创新“光伏+”模式,建立了多种可复制、可推广应用的“光伏+生态循环农业+现代物流”的“鑫方案”。
位于安徽宿州埇桥区灰古镇的协鑫埇桥4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项目总投资3.5亿余元,年均发电量约为4800万千瓦时,包括光伏大棚蔬菜、油用牡丹种植、智能温室展示区等。
据了解,在安徽宿州,协鑫新能源帮助11个贫困村建设了11个60千瓦(KW)的村级扶贫电站,确保每个贫困村的村集体每年有不低于6万元的发电收入,同时保证收益可以持续25年。
张耀邦告诉记者,他们在宿州的农光互补项目还有更长远的规划:首先在光伏区大面积种植油用牡丹、中药材、瓜果蔬菜等。其次是利用建成的智能温室,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同时,还与当地符离集烧鸡知名企业合作发展光伏鸡,推动农产品深加工。而发展光伏牡丹花海、光伏异形棚采摘等休闲旅游业也在他们的计划范围内。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协鑫新能源在发展光伏扶贫农业的过程中,坚持“兴农为要,强村为基,富民为本”的目标追求,创造一个又一个光伏发电+生态循环农业+农产品现代物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成功模式,为脱贫攻坚注入了能量。而这也正是光伏扶贫的目标,让“让灿烂阳光照亮乡亲们的脱贫致富梦”。